东方公司常年大批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产品生产过程划分为两个步骤,相应设置两个车间。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经第二车间加工最终形成产成品。甲、乙两种产品耗用主要材料相同,且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8月份甲产品直接领用了5000元,乙产品直接领用了6000元)。所耗辅助材料直接计入制造费用。
东方公司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实际发生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是: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比例分配;生产工人薪酬、制造费用(含分配转入的辅助生产成本)按实际生产工时分配。月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定额成本法。东方公司8月份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8月份投入定额材料(单位:元)
| 甲产品 | 乙产品 |
第一车间 | 150000 | 100000 |
第二车间 | ||
合计 | 150000 | 100000 |
8月份第一车间实际耗用生产工时和生产费用
|
8月份第二车间实际耗用生产工时和生产费用
|
要求:
按照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分配法(供电车间计划单位成本0.24元/度,锅炉车间计划单位成本0.48元/吨)计算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应该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率保留小数点后四位),并计算计划分配法下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合计金额。
参考答案:直接分配法:
供电车间的分配率=88500/(360000-6000)=0.25(元/度)
第一车间应该分配的电费=220000×0.25=55000(元)
第二车间应该分配的电费=130000×0.25=32500(元)
锅炉车间的分配率=19900/(40000-200)=0.5(元/吨)
第一车间应该分配的锅炉费用=2000×0.5=1000(元)
第二车间应该分配的锅炉费用=1000×0.5=500(元)
第一车间应该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55000+1000=56000(元)
第二车间应该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32500+500=33000(元)
交互分配法:
供电车间分配转入的锅炉车间费用=200×(19900/40000)=99.5(元)
锅炉车间分配转入的供电车间费用=6000×(88500/360000)=1475(元)
供电车间的分配率=(88500-1475+99.5)/(360000-6000)=0.2461(元/度)
第一车间应该分配的电费=220000×0.2461=54142(元)
第二车间应该分配的电费=130000×0.2461=31993(元)
锅炉车间的分配率=(19900+1475-99.5)/(40000-200)=0.5346(元/吨)
第一车间应该分配的锅炉费用=2000×0.5346=1069.2(元)
第二车间应该分配的锅炉费用=1000×0.5346=534.6(元)
第一车间应该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54142+1069.2=55211.2(元)
第二车间应该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31993+534.6=32527.6(元)
计划分配法:
第一车间应该分配的电费=220000×0.24=52800(元)
第二车间应该分配的电费=130000×0.24=31200(元)
第一车间应该分配的锅炉费用=2000×0.48=960(元)
第二车间应该分配的锅炉费用=1000×0.48=480(元)
第一车间应该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52800+960=53760(元)
第二车间应该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31200+480=31680(元)
供电车间辅助生产实际成本=88500+200×0.48=88596(元)
锅炉车间辅助生产实际成本=19900+6000×0.24=21340(元)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合计=(88596+21340)-(360000×0.24+40000×0.48)=433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