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请补充main函数,该函数的功能是:从键盘输入学生的成绩(用回车键作为分隔符),并统计各分数段学生的人数。具体要求为:A类为90~100分,B类为80~89分,C类为70~79分,D类为60~69分,59分以下的为E类。当成绩为0时结束成绩的输入,并且最后输入的0不进行统计。 例如,输入89,99,45,64,56,78,88,74,66,55,0。结果为 A:1 B:2 C:2 D:2 E:3 注意:部分源程序给出如下。 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和其他函数中的任何内容,仅在 main函数的横线上填入所编写的若干表达式或语句。 试题程序: #include<stdio.h> #include<conio.h> #define N 100 main() { float score[N]; int bb[5]; int grade, i=-1,n=0; char ch=’A’; clrscr(); printf("Input a score(0~100);\n"); do {i++;n++;printf("score[%d]=",i);scanf ( 【1】 ); }while (score[i]!=0); for(i=0;i<5;i++) 【2】 ; for(i=0;i<n-1;i++) { grade= 【3】 ; switch(grade) { case 10: case 9:bb[0]++;break; case 8:bb[1]++;break; case 7:bb[2]++;break; case 6:bb[3]++; break; default:bb[4]++; } } for(i=0;i<5;i++)printf("\n%c:%d",ch+i,bb[i]); }

答案

参考答案:[A] "%f",&score[i] [B] bb[i]=0 [C] score[i]/A0

解析: 填空1;本题考查标准输入函数scanf()的调用格式,注意score[i]为实型变量,并且score[i]的前面要记住加上取址符&。填空2:数组bb[5]中存放各分数段学生的人数,程序中只对数组bb[5]进行了声明,并没有给予初始化,此处将数组各元素初始化为0。填空3:通过switch语句可以看出,grade等于将分数整除10后的值。注意,运算符‘/’两边都是整型数时,结果仍然是整型数。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竞不偶。文长既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和,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晚岁诗文益奇,然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岁而下,自有定论。故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注]①校越:主持越地的考试。②永陵:是明世宗朱厚熄的陵墓,宋元明人都用陵名来称呼已故的皇帝。③曲蘖;指酒。④韩、曾:韩愈和曾巩。⑤骚坛:文坛。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山阴诸生,声名甚——籍:狼籍

B.然奇,屡试辄蹶——数:命数

C.视一世士无可意者——当:合乎

D.韩、曾之流也——亚:比不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八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文长不得志于有司——诚勇兮又以武

C.其见山崩海立——又间令吴广之次旁丛祠中

D.一一皆达于诗——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正好捕得一只白鹿,委托文长撰写贺表,贺表上呈,皇帝很高兴。

B.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看得过于高明,喜好奇招妙计,但议论军事大多只有中等水平。

C.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那时称为文坛主盟的人,徐渭都怒斥他们,拿他们当奴仆一样看待。

D.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经常带上钱去酒馆,召唤底层的仆役与自己一同喝酒。

4.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蕙主持越地考试时发现了徐渭,并认为他是当时国家杰出的人才,但是此后徐渭屡次应试却均未能考中。

B.威震东南、一些武将也不敢抬头面对的胡宗宪,非常看重徐渭的个人才干,曾将一切疏记都交由徐渭办理。

C.徐渭身体虚弱,但由于他曾游历齐、鲁、燕、赵各地,见识广博,胸有豪情,因此诗作中流露出王者气概。

D.徐渭诗文成就突出,应是有用之才,却不为当世所重用,以致于最终怀抱悲愤离开人世,作者为此而叹惜。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