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环球公司于2009年7月1日对一座厂房进行改扩建。发生如下业务:
(1)改扩建前该生产线的原价为1060万元,已提折旧360万元,7月1日正式开始改扩建。
(2)在改扩建过程中,领用工程物资300万元,领用生产用原材料2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发生改扩建人员工资2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6.6万元。
(3)该生产线于2009年9月1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假定改扩建完成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没有超过其可收回金额)。
(4)环球公司对改扩建以后的厂房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 2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
要求:
(1)对上述业务做相关账务处理;
(2)计算该公司改扩建后的厂房2009年应计提的折旧额并做相关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用万元表示)

答案

参考答案:(1)相关账务处理:
①将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
借:在建工程 700
累计折旧 360
贷:固定资产 1060
②改扩建发生支出时:
借:在建工程 300
贷:工程物资 300
借:在建工程 23.4
贷:原材料 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0×17%) 3.4
借:在建工程 20
贷:应付工资 20
借:在建工程 6.6
贷:银行存款 6.6
③环球公司改扩建后的厂房入账价值=1060-360+300+20×(1+17%)+20+6.6= 1050(万元)
借:固定资产 1050
贷:在建工程 1050
(2)环球公司改扩建后的厂房2008年应计提折旧额=1050×2/20×3/12=26.25 (万元)
借:制造费用 26.25
贷:累计折旧 26.25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小小说,完成1~4题。

超越

  “哀莫大于心死。”

  他伫立在山一样高的画稿前,像一具木质的雕像,怆然、疲惫、心酸。送交全国美展的作品,第三次落选,他感到再也无力突破厚重的壁垒,登上金碧辉煌的艺术殿堂了,失望的苦痛像铅块般重重地压在心上。

  父亲跛着脚走来,劝慰道:“冠文,你的画已经很不错了,再努力一阵,能成!我们在期待……”

  赵冠文苦笑着:“爸爸,还是面对现实吧,人的心力、才智是有极限的。”

  “难道有不能超越的极限吗?”父亲喉咙里喘着。

  “是的,”赵冠文慨叹道,“功亏一篑,多少人离成功只一步之遥,却用尽了最后的气力,再也达不到事业的顶点了。”

  父亲沉思着,突然激动起来,一瘸一拐地走了两步,说道:“前不久,我见到了一位分别二十多年的战友,他现在是位了不起的雕刻家,你去见见他吧!”赵冠文摇头说:“靠关系发作品的人是不能成艺术家的。”

  父亲咆哮起来:“正因为如此,才要你去见他!”

  ……他终于找到了雕刻家的住所。

  “是冠文吗?进屋坐吧!”一位老人从案几上抬起头,招呼着。

  赵冠文四下打量一阵,眼睛突然亮了:满屋竹雕、木雕,一个个因夸张而变形的小动物,像是获得了神秘的生命,稍不留意,就会从各个角落蹦跳、冲闯出来。他不由啧啧地赞叹了。

  老人仍在工作,锋利的刀刃在一节竹根上灵巧地游动,不到三分钟,一头奔驰跳跃的小鹿就出现在他的手上——确切地说,老人没有手,那冰凉坚硬的刻刀是绑在他断臂的肉槽里。赵冠文惊得一个踉跄:“你……”“我……”老人淡淡一笑,“在朝鲜战场上负了伤,但我要生活。”

  赵冠文沉默着,像明白了什么。

  “带作品来了吗?”

  赵冠文摇摇头,将画稿撕得粉碎。

  老人微微颔首,朝窗外一座山峰一指:“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不,父亲还在家……”

  “他先走一步,正在山上等你。”

  赵冠文的心颤动了。他想起了父亲的跛足。

  “可别小看山,它像一座灵秀的艺术画廊,每次攀登,都会给我灵感。”

  说着,老人卷起了裤腿。

  像一道闪电划过,赵冠文发现雕刻家的双腿竟是一副木质假足,不由微微颤抖了,扑过去紧紧地抱住老人,泪水哗地滚落下来。一瞬间,他仿佛已超越心智的极限,闯破了强硬的壁垒,登上了从未涉足的艺术峰巅……

1.小说标题“超越”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中塑造的赵冠文的形象,其典型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小说中三个人物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父亲”和“老人”是赵冠文的影响者和感染者,赵冠文是被影响和感染者。

B.“父亲”和“老人”的思想行为对赵冠文的思想行为有反衬作用。

C.“父亲”和“老人”是战友,前者对后者起正面衬托作用。

D.赵冠文和父亲一正一反,共同衬托小说主人公断臂老人的形象。

4.从人物塑造和结构技巧上说明小说最末一句话的作用。(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