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孟子对义利的理解。

答案

参考答案:(1)从整体来说孟子的义利观是典型的重义轻利观,他主张义,反对利,甚至将义利对立起来。

(2)从不同的对象来说过“义”与“利”的问题涉及到一个国家管理者的价值观问题,孟子对于统治阶层内部和百姓的“义”、“利”价值取向的要求是不同的。一方面,孟子强调统治阶层需要先义后利。他说如果先讲义而后讲利,用义来规范利,利益的追求就会纳入正确的轨道,这样统治者要带头讲利,从而取得先义后利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孟子强调统治者对老百姓需先利后义。他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认为只有“士”这一知识阶层能做到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仍能坚守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而普通老百姓是做不到的。所以高明的统治者一定会给老百姓以一定的产业,再引导他们走上善良的道路,老百姓也就容易听从了。孟子的论述涉及到物质利益同精神价值的关系问题,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带有一定的实用色彩,但仍无法为之接受。然而这种把精神价值置于人生追求的首位,却成为此后传统知识阶层的基本信念。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文精彩回放。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

       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 (张望、观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力、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这个清香袅( niǎo)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2.选择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1)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  [ ]

        A.这个句子是个比喻句。

        B.安静的眼睛虽然失明,但她心灵的窗户并没有关闭,在她的内心世界里,同样是一片明媚动人的景色。

       C.安静双目失明,她的内心世界是奇妙而单调的。

     (2)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

       A.这句话描写的是蝴蝶飞翔的情形,这是安静亲眼看到的。

       B.这句话是用来形容安静心中想象的蝴蝶飞走时的画面。 

       C.这句话对盲人安静充满了同情怜悯之情。 

3.用横线画出中心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