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杨某,女,49岁,已婚,农民。2007年10月12日初诊。患者于3天前出现咳嗽,伴有发热、恶风、鼻塞,自行服用感冒药、止咳化痰药,症状不减。1天前咳嗽、咳痰加重,于今日来诊。现症见:咳嗽频剧,气粗,痰黄稠,咳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黄涕。查体:T37.8℃,P80次/分,R19次/分,BP120/80mmHg。双肺散在粗的干啰音。舌红,苔薄黄,脉浮滑。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80%。胸片示肺纹理增粗。【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历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鉴别诊断:请与肺痈相鉴别(中医),请与流感相鉴别(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答案

参考答案:

患者姓名:杨某性别:女年龄:49岁婚况:已婚

主诉:咳嗽伴恶风、鼻塞3天,加重1天。

现病史:患者于3天前出现咳嗽,伴有发热、恶风、鼻塞,自行服用感冒药、止咳化痰药,症状不减。1天前咳嗽、咳痰加重,于今日来诊。现症见:咳嗽频剧,气粗,痰黄稠,咳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黄涕。

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无异常。

体格检查:T37.8℃,P80次/分,R19次/分,BP120/80mmHg。

一般情况:神色:无异常;形态:无异常;语声:无异常;气息:呼吸气粗;舌红,苔薄黄,脉浮滑。

皮肤、黏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

头部及其器官:无异常。

颈部:无异常。

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双肺散在粗的干啰音。

腹部(肝、脾):无异常。

二阴、脊柱四肢:无异常。

神经系统: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109/,中性粒细胞80%。胸片示肺纹理增粗。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咳嗽为主症,诊断为咳嗽,因表证未解,诊断为外感咳嗽。依据痰黄,咳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黄涕,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辨证为风热犯肺。风热犯肺,肺失宣降,则咳嗽发作。

中医病症鉴别:两者均见咳嗽症状,但咳嗽是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肺痈以咳嗽、胸痛、发热、咳吐大量腥臭脓血痰为临床特征,病机为热盛血瘀,蕴毒化脓而成痈。

西医诊断依据:

1.咳嗽,痰多色黄。

2.双肺呼吸音粗。

3.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80%。胸片示肺纹理增粗。

西医鉴别诊断:流感有流行病学史,起病急,高热和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病毒分离和补体结合试验可以鉴别。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咳嗽中医证候诊断:风热犯肺证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治疗方案:

中医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剂:桑菊饮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桑叶30g菊花15g桔梗15g杏仁15g

芦根15g薄荷6g麻黄6g连翘12g

陈皮12g黄芩15g甘草6g

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及方法:

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注意保暖,多饮水。

2.药物对症治疗克咳敏,必嗽平等。

3.抗菌治疗头孢类、喹诺酮类等。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