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

“美国国民,为建设更完美之合众国,……并谋今后国民永久乐享自由之幸福起见,爰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如下:

第一条第一项: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第二项: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第三项:合众国参议院由各州州议会选出参议员二人组成之。……

第二条第一项:行 * * 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

第三条第一项: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约法特别规定责任内阁制,内阁 * * 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 * 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发布命令必须由内阁 * * 副署才能生效。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

材料三

美国宪法不仅确立了一系列宪政原则,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种妥协精神,达成了各阶层共享 * * 的约定。宪法不仅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而且在实施中也变成了一种妥协的机制。这种在确定原则框架内反复发生的妥协,构成了美国宪政的突出特点,也使它能够适应复杂多样、变化不定的社会形势。正因为如此,美国宪法具有了恒久的魅力。

两部宪法的命运怎样?材料三认为美国宪法最突出的魅力是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命运:

《临时约法》是一纸空文,由于孙中山等资产阶级政党没有掌握 * * ,很快被袁世凯废除。

1787年宪法历经200多年至今仍在使用。

魅力:是一种各阶层共享 * * 的妥协精神。并确立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共和政体。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四川灾区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述,今年地震时,我因当日下午没课,地震发生时刚好在家,因而幸免于难。但我失去了自己唯一的10岁儿子和班里多名学生,我不敢相信,几分钟的时间我就这样永远地失去了他们。地震后这些天,我一方面要做学生和家长的工作,另一方面还要面对丈夫.家人.同事,不知哪来的力量,在几乎不吃.不喝.不睡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失去爱子,心如刀绞,儿子的样子总是浮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儿子很可爱,地震的前一天5月11日是母亲节,儿子亲手绘制了贺卡,放在了我的桌上。那天中午儿子在睡觉,是我把他喊醒的,催他去上学,如果让儿子晚点去学校,儿子就不会死,如果我送儿子去上学,儿子也不一定死,如果让儿子留下来陪自己,儿子根本就不会死。想到这些我更痛苦。我已经决定今后不再当老师了,我不知道怎样面对剩下的学生,现在看到房子就想到地震,看到孩子就想到儿子,晚上无法入睡。内心极度恐惧,有车经过都以为发生余震了,总感觉地在晃动,不敢到墙边去,非常强的无助感。现在情绪非常低落,什么都不想做,也没有什么兴趣,每天就是机械地执行校长和家人的指示,记忆很差,很多事都需要别人多次提醒,这学期开学后已不能授课。自己知道地震过去了,应该早点摆脱地震的影响,但是摆脱不了。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为人正直,朴实善良,勤劳,有10年教龄,目前为小学四年级班主任,与儿子的关系极为密切,与丈夫的关系良好,性格内向,为人做事谨小慎微,地震中失去儿子和多名学生。求助者身体健康,地震后坚持住在帐篷中,不愿意住活动板房。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恐惧使用了冲击疗法,请简述其基本过程。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