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给定资料4”提到,洪泽湖大堤旁耸立着毛 * * * * 于1951年题写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高大石碑,请结合资料,概括这一题词题写的背景,并对当时政府为治淮所做的积极准备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阐述。
要求:(1)概括准确,内容具体;
(2)阐述简明,条理清楚;
(3)不超过500字。

答案

参考答案:题词题写的背景即为淮河流域严峻的水患形势。1950年6月至8月,淮河流域因连续降雨发生重大洪涝灾害,水势大而凶猛,致很多县城被淹,诸多村子甚至全村沉没,群众死亡人数数百,受灾人口几近千万,损失之重、受灾之惨难以名状,若不及时治理,来年水灾威胁仍极严重,悲剧将会再次上演。
政府做了如下准备工作:
第一,召开治淮会议,作出治淮决定。周恩来 * * 作治淮总体部署,在北京主持并召开有华东、中南区水利部,淮河水利总局及河南、皖北、苏北三省区相关负责人参加的治淮会议,反复研讨淮河水情、治淮方针以及应办工程;会议后,中央作出治淮决定,并迅速传至安徽、江苏、河南三省省、县、乡村各级政府。
第二,实地勘测,正式出台治淮决定。迅速成立上下游治淮工程局,积极组织测量人员勘测淮河流域情况,提出淮河入海水道方案,并编写出《淮河入海水道勘测报告》,政务院据此形成并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决定》中不仅阐明了治淮方针、下年度治淮的工作方案,还规定了具体的人力、财力、物力的保障措施。
第三,着手人力、物力的调配、支援。调集大批粮食至治淮工程工地,动员和组织大批民工投入治淮工程,从东北、华北、中南各省调运大批建设物资和工程技术人员支援治淮。

名词解释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