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患者,女,40岁,2012年3月就诊。因经行腹痛3年入院。既往月经尚规则,7/23~28天,量中,痛经(-)。5年前患者因足月臀位于当地医院行剖宫产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好。3年前开始出现腹壁伤口处周期性疼痛,于经期出现,经后缓解。自扪及切口处包块直径约2cm,近3年包块逐渐增大至3cm。肌肤少泽,口干不欲饮,月经延后或淋漓不断,经期腹痛剧烈难忍,拒按,血块多,两胁胀满,面色晦暗。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听诊无异常。耻骨联合上2横指可见横切口长约13cm,愈合好,切口左侧瘢痕皮下可及直径3cm质硬结节,边界不规则,轻压痛。妇科检查:外阴 * * 无异常,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常大,质中,无压痛,双附件区未触及异常。舌紫暗,有瘀斑,舌底脉络迂曲怒张,脉弦。辅助检查:腹部超声:子宫5.0cm×4.2cm×4.Ocm,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光滑,居中,厚0.6cm,回声均匀,左卵巢2.6cm×2.0cm,大小形态正常,内部结构清楚,右卵巢3.4cm×1.8cm,大小形态正常,内部结构清楚。盆腔未见游离液性暗区,于左侧下腹部皮下组织可见3.2cm×3.1cm×1.1cm低回声块影,边界欠清,内部回声欠均匀。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答案

参考答案:

中医病证诊断:痛经,气滞血瘀证

西医疾病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解析: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中年女性,瘀血积结,气血不畅,每于行经腹痛剧烈,拒按,两胁胀满,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舌底脉络迂曲怒张,脉弦。综合症、舌、脉表现,辨病属痛经,辨证为气滞血瘀之证。术后瘀血内结,气滞血瘀,瘀血内阻,血行不畅,不通则痛,则经行腹痛。肌肤失养,则肌肤少泽,且面色晦暗;瘀阻冲任,甚则血不归经,故经期错后,或淋沥不止。血瘀则气滞,则两胁胀满不适。舌紫暗,有瘀斑,舌底脉络迂曲怒张,脉弦均为气滞血瘀之征象。西医诊断依据:根据本病的特点,凡在生育年龄的妇女有进行性加剧的痛经或伴不孕史,妇科检查可扪及盆腔内有不活动包块或痛性结节者,一般即可初步诊断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史及症状符合上述诊断条件,故可诊断。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