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10分)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2分)

(2)此时,北京时间是               时。(2分)

(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           (2分)

A.45°E,135°W             B.135°E,45°W

C.60°E,120°W             D.0°,180°

(4)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2分)

A.90°W向东至180°         B.0°向东至180°

C.90°W向东至90°E         D.0°向东至90°E

(5)如图所示时,下列四个地区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是            (2分)

A.北京       B.上海        C.汕头        D.哈尔滨

答案

(1)23.50S,90°E       (2分)

(2)14                  (2分)

(3)D                   (2分)

(4)A                   (2分)

(5)D                  (2分)

题目分析:第(1)题,由图知:南极圈内为极昼现象,故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因为东经90度平分昼半球,故东经90度的地方时为12点,因此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3.50S,90°E)。

第(2)题,东经90度的地方时为12点,此时,东经120度的地方时为14点,即北京时间是14时。

第(3)题,由图知: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0°,180°。如下图所示:

第(4)题,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90°W向东至180°。因为90°W平分夜半球,为0时经线,为新一天的开始,180度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为新一天的结束。

第(5)题,如图所示时,下列四个地区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是哈尔滨。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相差越大。

点评:本题组借助光照图考查时间日期的计算、晨昏线的判读,难度虽大,但很基础,试题涉及内容属于核心考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太阳直射经线与0时经线的确定,极圈内现象的判断,注意了这些问题就不难回答了。

阅读理解与欣赏

求 好

林清玄

  (1)有好多人喜欢讲生活品质,他们认为花的钱多、花得起钱就是生活品质了。于是,有愈来愈多的人,在吃饭时一掷万金,在置衣时一掷万金,拚命地挥霍金钱,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如此,他的答案是理直气壮的——“为了追求生活品质!为了讲究生活品质!”

  (2)生活?品质?这两样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3)如果说有钱能满足许多的物质条件就叫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有生活品质,而穷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受教育就会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生活品质,没受教育的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都市才有生活品质,是不是乡下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是不是所有的都市人都有生活品质呢?

  (4)答案都是否定的,可见生活品质并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或甚至某一时代的专利。古人也可以有生活品质,穷人、乡下人、工匠、农夫都可以有生活品质。因为,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

  (5)工匠把一张桌子椅子做到最完美而无懈可击的地步,是生活品质。农夫把稻田中的稻子种成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买一馒头果腹,知道同样的五块钱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是生活品质。家庭主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

  (6)整个社会都能屏弃那不良的东西,寻求最好的可能,这个社会就会有生活品质了。因此,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并不是小部分人的品味不良,而是大部分人失去求好的精神了。

  (7)一个失去求好精神的社会,往往使人误以为摆阔、奢靡、浪费就是生活品质,逐渐失去了生活品质的实相。进而使人失去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只好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服装、皮鞋,以至名建筑师盖的房子,来肯定自我的生活品质,这是为什么现代社会名牌泛滥的原因。

  (8)有钱人从头到脚,从房子到汽车,从音响到电视用的都是名牌,那些名牌多得让人忘记了自己名字。

  (9)一般人欣羡之余,心生卑屈,以为那是生活品质,于是想尽方法不择手段去追求,甚至弄到心力交瘁、含恨而死。君不见被警察抓到的大流氓乃至小妓女,戴劳力士,开进口车,全身都是名牌吗?

  (10)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再进一步,生活品质是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丰富的心胸世界;在外,有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则能居陋而依然能创造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

  (11)生活品质就是如此简单;它不是从与别人比较中来的,而是自己人格与风格求好精神的表现。

1.文章题目“求好”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上下文,回答第三段作者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写作上有那些特点?请分条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提到“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作者的“忧虑”是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当今社会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生活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