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王某,男,50岁,已婚,干部。患者有胃病史10余年,常常觉脘腹不适,恶心呕吐清水涎沫,伴有嗳气泛酸,头晕目眩,纳差,神疲,腹中冷痛,手足不温,口渴不欲饮,曾在当地医院,经胃钡餐X线透视无异常发现。最近1周,由于工作劳累,饮食不规律,恶心呕吐加重,每日呕吐5~6次,多为清水涎沫,食后腹胀,无口苦,头晕神疲,四肢不温。查体:T36℃,P80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表情痛苦,面白少华,形体消瘦,腹平软,无明显压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稍活跃,胃中无振水声。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细而沉。辅助检查:胃镜示:慢性糜烂性胃炎。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答案
参考答案:
中医病证诊断:胃痛,脾胃阳虚证
西医疾病诊断:慢性胃炎
解析: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脾胃素虚,胃痛反复发作,耗伤中气,使胃失温养、濡润,胃气不降而发为呕吐,此次因情志不调而加重。脾胃虚弱,阳虚不能温布,则头晕神疲、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脾阳不振,不能腐熟水谷,以致寒浊内生,寒为阴邪,故呕吐为清水涎沫、无口苦;阳虚不能温养肢体,故见腹中冷痛、手足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细而沉均为阳虚之征。综观舌,脉、症,本证为脾胃阳虚之胃痛,病位在脾胃,病性为虚实夹杂,预后可。西医诊断依据:(1)年轻男性病人,缓慢起病,时轻时重。(2)以间断发生的胃部不适,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3)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是诊断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