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王某,女,12岁,5年级学生。1周前出现耳周疼痛,伴发热,体温37.8℃,微恶寒,局部轻微红肿,轻压痛,自服头孢类抗生素无效,近2天加重,故来就诊。刻下症见:左侧耳下腮部肿胀疼痛,拒按质硬,张口困难,头痛头晕,口渴欲饮,烦躁不安,纳差,大便较前偏干,2日未行,小便短黄。学校近期有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史。查体:T38.3℃,P91次/分,R23次/分;BP100/70mmHg。左颌下可触及多个淋巴结,质硬触痛。沿耳垂周围肿胀,略发红,触痛明显。舌质红,苔黄,脉渭数。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7.6×109/L,中性粒细胞:62%,淋巴细胞:34%。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答案

参考答案:

中医病证诊断:痄腮,热毒壅盛证

西医疾病诊断:流行性腮腺炎

解析: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儿以耳周腮部肿胀就诊,归属于中医痄腮的范畴。少阳经脉行于身体两侧,经气调达而不病。外感时毒病邪,侵袭少阳经脉,初期邪毒郁于肌表,可见发热恶寒,后邪气入里化热,壅于少阳经脉,循经上攻腮颊,气血凝滞不通,则致腮部耳周肿胀疼痛,坚硬拒按;热邪壅盛,故见高热口渴,大便于,纳差,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滑数亦是热毒壅盛的表现。西医诊断依据:流行性腮腺炎为腮腺炎病毒感染导致,以高热,耳周、腮部肿胀为主要表现。该患儿出现明显耳周腮部肿胀,伴颌下淋巴结肿大、高热,血常规白细胞7.6×109/L,中性粒细胞56%,淋巴细胞50%。学校近期有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史,故诊断较明确。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