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某,女,56岁,干部。1979年10月9日初诊。全身浮肿1年,经多方治疗,未见明显疗效。刻下症见:全身浮肿,面色苍白,胸闷心慌,喘促难以平卧,腹部胀大,阴囊肿大,下肢肿甚,按之渗液,小便短少。查体:T36.2℃,P94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眼睑面目轻度浮肿,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4次/分,律齐。肝脾肋未及,腰骶部轻度凹陷性水肿,双下肢凹陷性浮肿。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细弦涩。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4.2g。生化:血清白蛋白26g/L,血肌酐106μmmol/L。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参考答案:
中医病证诊断:水肿,肾阳衰微证
西医疾病诊断:肾病综合征
解析: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久病则肾阳虚衰,阳不化气,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而发为水肿。阳气不能温煦上荣,则面色苍白;水气凌心,心阳受损,则胸闷心慌;水邪干肺,肺失宣降,则喘促难以平卧;肾阳虚衰,阳不化气,水湿下聚,故见下肢肿甚,按之渗液。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足,故见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细弦涩均为阳气虚衰、水湿内盛之征。综观舌、脉、症,本证为心肾阳虚、水气凌心之水肿,病位在心肾,病性为虚实夹杂,预后差。西医诊断依据:(1)大量蛋白尿(>3.5g/L)。(2)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3)全身浮肿,下肢肿甚。其中1、2两项为诊断所必需。同时必须除外继发性病因和遗传性疾病才能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