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张某,男,35岁,已婚,工人。2003年8月初诊。自述10余年前开始,起病于生气之后,时常上腹部胀满疼痛,多因生气、饮食不规律发作。10余年来,时轻时重,这次复发并加重4月余,多方治疗无效。现觉胃脘胀痛明显,两胁胀满,食后加重,伴嘈杂嗳气,轻度恶心,大便正常。吸烟史10年,每日1包。查体:T36℃,P70次/分,R18次/分,BP110/80mmHg。形体消瘦,面色无华。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未及。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胃镜检查:胃体部黏膜红白相间,以红相为主。胃窦部黏膜充血、水肿,可见糜烂和渗出。幽门螺杆菌阳性。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答案

参考答案:

中医病证诊断:胃痛,肝胃不和证

西医疾病诊断:慢性胃炎

解析: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年轻男性,以胃胀胃痛为临床表现,两胁胀满,食后加重,伴嘈杂嗳气,轻度恶心,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综合症、舌、脉表现,辨病为胃痛,辨证为肝胃不和证。起病于生气之后,肝气郁结,肝木横克脾土,中焦受阻,胃失和降,则胃胀胃痛。肝气郁结,肝经所过之处两胁受累,则两胁胀满,中焦受阻,运化无力,则食后胀痛加重,胃气不降,胃气上逆,则嗳气嘈杂。舌质淡,苔薄白,脉弦均为肝胃不和证之征象。本病病位在胃,累及于肝,属于实证。西医诊断依据:(1)青年男性,慢性起病。(2)以胃脘部饱胀疼痛为主。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3)胃镜检查:胃体部黏膜红白相间,以红相为主。胃窦部黏膜充血、水肿,可见糜烂和渗出。幽门螺杆菌阳性。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