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听力原文] ??中国人元宵节“迎花灯”的风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花灯”其实就是彩色的灯笼。这个风俗起源于汉代,农历正月十五皇宫里会举行活动,由于要举行一整夜,所以必须点灯,后来就逐渐形成了元宵节迎花灯的传统。()

A.人们自己做彩色的灯笼 

B.迎花灯的风俗历史悠久 

C.只有汉族人有这个传统 

D.元宵节的活动丰富多彩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这段话介绍了元宵节“迎花灯”的风俗,它起源于汉代,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由此可知,“迎花灯”的风俗历史悠久。正确答案是B。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最珍贵的废书

       一天,收拾屋子,找出两本布满灰尘的小学课本。 朋友们说还不扔了?我抚摸着书半晌没有话。     

       书是我上高中时妈妈为我买的。妈妈是个一字不识的苗家妇女。家乡有种风俗,一个女人在去世时,口里必须含银(或金)才能入土为安。所以在贫困人家,攒钱置办一件小小的银饰便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那一年,妈妈时常进城给我送些吃的。她知道我复习忙,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去。有一天,妈妈去了不久却又回来,拉我到僻静处:“孩子,我替你买了两本考大学的书。”     

      “什么!”我心里“咯噔”一下。常听人说学校外面有人用假书、假资料来骗那些来自山区一字不识的家长。     

      “人家说,只要用这书,考大学包中。”“哪来的钱?”“镯子换的。”    

        我抢过书,撕去包装,一阵巨大的绝望顿时袭上心头:两本小学课本竟然就骗走了妈妈的镯子! 

      “孩子,行吧?”望着满怀期待的母亲,我强压下泪水和屈辱:“行,妈,行的!”     

        后来我考上大学,妈妈高兴极了,说是两只镯子花得值。她甚至想找卖给他书的人道谢!“你妈后来知道真相了吗?”“没有,我永远都不会让她知道。”     

1、联系短文内容,解释词语。     

     目不识丁:                                        

2、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1)母亲的镯子很珍贵,短文中说了两点原因请写下来。

     ①                                                                                                

     ②                                                                                                

     (2)母亲无私而又善良,文中有多处描写,请你举出两处。     

     ①                                                                                                    

     ②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两本小学课本,岂能“考大学包中”,从全文看,“我”考上大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2)“真相”在文中的意思是指                            ,“我”当时没有道破真相,并且决心永远不让母亲知道真相,这是因为:                                     

4、问答。     

     说说你对文题《最珍贵的废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