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给定材料,围绕养老保险改革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鲜明,分析深刻,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书写工整。字数10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解析:参考例文 维护公平权益保障社会和谐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胡 * * * * 在十七大上的讲话,可以说是道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 目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底于薄,城乡二元化差异明显等原因,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造成了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行业之间退休金差异性大,养老保险尚不能覆盖各个层面。这样的现状,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以及人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要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就要坚持公平的原则,保障好人民的切身权益。 要享受公平的养老保险制度,从根本上就要破除身份的差异性,设立一个相对公正的保险缴纳和支付标准。形式上和内容上的修正,才能保证最大化的公平。 首先,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制度。该制度有助于进一步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公平的养老保障制度应该没有身份的差异,无论是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还是企业员工、自由职业者,或是农民工,各人均应承担相同的自缴比例,到期均可以享受平等的社会养老标准。建立统一制度、统一规则的全国“大一统”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实现城乡全面畏盖、人人皆有保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养老保障体系,符合建立和谐社会的政策需求,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是解决我国养老保障制度问题的根本之策。 其次,要缩减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比重。实行全国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突出困难是基本养老金的标准问题。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方案中,提出“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按照企业模式计发”,就容易引发是“提高企业养老金水平”还是“降低事业单位养老金水平”的争议。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把农民工也纳入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制度体系,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养老金待遇给付的差距似乎更难以平衡。按照原有城镇待遇标准,农民居民养老金收入显然提高,但是来自于农民的缴费收入必然十分有限,制度财务必然是不可持续的;降低原有城镇待遇标准,使得全体参保人员退休的待遇水平在中间取齐,农民工的养老金待遇水平适当提高,城镇居民退休收入却大幅下降。突破这一瓶颈的重要途径是降低基本养老保险比重。缩减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水平,加强企业(职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作用。 最后,大力发展好企业(职业)补偿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的不能是降低养老金水平,而是调整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结构和养老金待遇的结构,将原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部分责任转移出来,由其他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来承担。为了弥补统一制度后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下降,必须大力发展企业(职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及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尤其是企业(职业)年金。 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进程在不断加快,这也给我们的杜保制度施加了极大的压力。相信作为一个在国际上有着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我们,认真落实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就一定能夺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工作的最终胜利,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