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男,16岁,因“发热、咽痛8天,心悸2天”就诊。发热时有心悸,不能活动,需休息后好转。自服消炎药及退热药,未见好转,且心悸加重。既往体健。体格检查:T 37.8℃,R 20次/分,P115次/分,不规则,Bp 105/70 mmHg,咽充血,扁桃体不大,心尖搏动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1cm,心律不齐,第一心音低钝,可闻及第三心音。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心肌酶学检查:CKMB:9.5U/L,CK 1562 U/L,LDH 540 U/L,ALT 80 U/L,AST 205 U/L, CTN-T:2.3 ng/m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部分呈三联律。根据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该病人的诊断、诊断依据是什么?临床分型?治疗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伴室性早搏。【诊断依据】(1) 16岁男性,在上呼吸道感染后1~3周内或急性期中出现心脏表现。(2) 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一般表现为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不适,并发心包炎者可有胸痛。(3) 上述感染后1~3周内或发病同时新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部分呈三联律。(4) 病程早期有CPK、CKMB、AST(GOT)、LDH等异常升高。(5) 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β受体功能亢进及影响心肌的其他疾患如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冠心病、风湿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临床分型】隐匿型、猝死型、心律失常型、心力衰竭型、暴发型。【治疗原则】(1) 限制体力活动,须休息。(2) 心电监测:对暴发性心肌炎伴心力衰竭、休克、严重心律失常者应住监护病房,予以心电图及(或)血液动力学监测。(3) 对症处理:① 心功能不全者酌情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血管扩张剂,慎用洋地黄制剂。② 并发休克者,可用多巴酚丁胺、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③ 各种快速心律失常应以药物治疗为主,可选用利多卡因、胺碘酮;对严重过缓性心律失常以做临时心内膜起搏好。(4) 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物:① 黄芪;② 干扰素、胸腺素、辅酶Q10 等可酌情使用;③ 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不主张使用,对重症病例如发生泵衰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可短期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以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