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三藩之乱,准噶尔部叛乱,大小和卓木叛乱,张格尔叛乱

答案

参考答案:三藩之乱:清初,明朝降将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耿精忠被封为靖南王镇守福建,尚之信被封为平南王镇守广东,史称“三藩”。康熙帝借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之机,于1673年下令“撤藩”。同年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接着尚之信和耿精忠起兵响应,广西、四川、湖南的一些督抚也加入了叛乱阵营,史称“三藩之乱”。
康熙帝经过8年的斗争,终于平定了三藩之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准噶尔部叛乱:准噶尔部地处伊犁一带,是蒙古之一部。康熙年间,其领主噶尔丹势力日益强大,并在沙俄支持下,自称可汗,向东进攻漠北蒙古。漠北蒙古率众归附,噶尔丹又进兵漠南蒙古,打到离北京700里的乌兰布通。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噶尔丹大败饮药自尽。雍正、乾隆年间,清政府又多次与准噶尔部交兵,直到1759年,清廷才最终将准噶尔部的反叛势力彻底消灭,实现了西北边疆局势的稳定。
大小和卓木叛乱:18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朝平定天山北路准噶尔部贵族叛乱时,被准部俘虏的维族首领大小和卓木(博罗尼都和霍集占)先后逃回。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他们兄弟两人纠集其他各部的维族上层分子发动暴乱。次年,清朝派军平叛。到1759年,终于将这次叛乱 * * 下去。之后,清政府在喀什噶尔等地设置参赞大臣、办事大臣及劣谟大臣,他们受到伊犁 * * 的管辖。
张格尔叛乱:大小和卓木虽被 * * ,但其后裔和少数叛乱分子并不甘心失败。1820年,逃亡浩罕国的大和卓木的孙子张格尔,在英国侵略者的直接支持下,潜入喀什噶尔,煽动维族上层发动了一次武装叛乱。道光六年(1826年),张格尔叛军占领了天山南路的喀什噶尔、英吉沙尔等城。英国侵略者也随之而入。
清政府又派杨遇春等率领大军前去 * * 。在各族人民特别是在维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清军屡败叛军,并收复了喀什噶尔、英吉沙尔等失地。道光七年(1827年)十二月,清军俘获张格尔,叛乱被 * * 下去,英国殖民者的侵略阴谋破产。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