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历史潮流和趋势。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海军《火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二: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机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全球通史》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利用材料三中克林顿和卡斯特罗的观点,以“正确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写一段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③字数在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例文要点: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实质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争取使全球化沿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解析:此题要求的能力很高,不仅要求学生有很高的归纳分析对比材料内容的能力,还要求学生有整理知识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此题围绕的实质内容是全球化的利弊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回答,不能单回答一个方面。并且要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入手来切入回答,从两个作者所处的国家的性质与发展程度入手回答。作为全球化主导国家的美国总统当然是支持全球化的,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古巴的领导人当然会看到全球化的一些弊端。分析完这两个方面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还要正确的对待全球化,既不能回避,也不能再次被殖民,所以要有正确的方式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