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设计条件]
·某住宅建设用地范围及周边现状,如图1-4-7(a)所示。
·建设用地的场地设计标高为105.00m,道路南侧已建办公楼的场地标高为102.50m。
·建筑退用地红线:邻城市道路多层退5.00m,高层退10.00m,退其他用地红线3.00m。
·该地区日照间距系数为1.2。
·应满足日照及建筑防火规范要求。
[任务要求]
·绘出多层住宅(耐火等级二级)的最大可建用地范围(用

表示)
·绘出高层住宅(耐火等级二级)的最大可建用地范围(用

表示)
·标注相关尺寸
·根据作图,在下列单选题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题目]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解题方法]
1.确定拟建多层住宅的可建范围
(1)确定拟建多层住宅的建筑控制线。根据题目退界要求,多层建筑距离城市道路红线5m,退其他用地红线3.00m。将辅助线连接起来,即为多层建筑控制线,如图1-4-7(b)所示。
(2)与已建办公楼的防火间距,如图1-4-7(c)所示。
1)与基地南侧已建办公楼的防火间距。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5年版)的要求可知,拟建多层住宅和基地南侧两座已建高层办公楼的日照间距应该为9m。
距离基地南侧最近的建筑为已建40m办公楼,其与建筑控制线间距已经达到25m,大于拟建多层住宅的防火间距要求。因此,南侧两栋高层办公楼与基地内拟建建筑的防火间距可以不考虑。
2)与基地西北角已建办公楼的防火间距。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5年版)的要求可知,拟建多层住宅和基地西北角高为40m的已建办公楼的日照间距应该为9m。



距离基地西北角已建办公楼东、南两侧外墙9m作辅助线(注意该已建办公楼东南转角部分应该绘制成以9m为半径的1/4圆弧线)。
(3)与已建办公楼的日照间距,如图1-4-7(d)所示。
1)与基地南侧高为40m的已建办公楼的日照间距。根据题目标高要求可知,基地设计标高为105.00m,城市主干道南侧已建办公楼的场地标高为102.50m,高差为2.5m,所以由该地的日照间距系数计算可得:
D(拟建多层住宅距基地南侧高为40m的已建办公楼的日照间距)=H×L=(40m-2.5m)×102=45m
距离基地南侧高为40m的已建办公楼的北侧外墙45m作辅助线,与该已建办公楼东西两侧山墙外延线相交。


拟建多层住宅和基地南侧高为40m的已建办公楼45m日照间距大于9m防火间距,因此应以45m日照间距作为拟建多层住宅与基地南侧高为40m的已建办公楼之间的可建控制间距。
2)与基地南侧高为45m的已建办公楼的日照间距。同理可得:
D(拟建多层住宅距高为45m的已建办公楼的日照间距)=H×L=(45m-2.5m)×1.2=51m
距离基地南侧高为45m的已建办公楼北侧外墙51m作辅助线,与该已建办公楼东、西两侧山墙外延线相交。
拟建多层住宅和基地南侧高为45m的已建办公楼51m日照间距大于9m防火间距,因此应以51m日照间距作为拟建多层住宅与基地南侧高为45m的已建办公楼之间的可建控制间距。
综上,将所有控制线连接起来,即为拟建多层住宅的可建范围,按要求绘制斜线。
2.确定拟建高层住宅的可建范围
(1)确定拟建高层住宅的建筑控制线。根据题目退界要求,高层建筑距离城市道路红线10m,退其他用地红线3.00m。将辅助线连接起来,即为高层建筑控制线,如图1-4-7(e)所示。


(2)与已建办公楼的防火间距,如图1-4-7(f)所示。
1)与基地南侧已建办公楼的防火间距同上。
2)与基地西北角已建办公楼的防火间距。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5年版)的要求可知,拟建高层住宅和基地西北角的已建办公楼的防火间距应该为13m。
距离基地西北角已建办公楼东南两侧外墙13m作辅助线(注意该已建办公楼东南转角部分应该绘制成以13m为半径的1/4圆弧线)。
(3)与已建办公楼的日照间距,如图1-4-7(g)所示。
1)与基地南侧高为40m的已建办公楼的日照间距同上。
2)与基地南侧高为45m的已建办公楼的日照间距同上。
综上,将所有控制线连接起来,即为拟建高层住宅可建范围,按要求绘制斜线。
3.计算高层住宅和多层住宅最大可建范围的面积差S(图1-4-7h)
S=5×(78-3-5)+5×29+1/4×π×(132-92)+4×(23-3)+4×4=660.08m2




4.两者皆可建范围用斜线叠加表示,检查可建范围是否闭合,标注相关尺寸(图1-4-7i)

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