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省级机关新建高层办公大楼建筑幕墙工程公开招标,投标人有省内外7家具有一级建筑幕墙施工资质的企业,投标时间是2010年9月。开标后,由招标代理机构按正常程序组织评标委员会进行评标,评标标准和方法在开标会议上公布,并作为《招标文件》附件的形式同时分发到各投标人。评标委员会对各投标人的资信、商务、技术标书进行了综合评分,按照得分多少,推荐A、B公司分别为第一、第二中标候选人。在评标结果公示前,就有投标人对A公司资质和工程业绩提出质疑,并向有关部门投诉。经A公司提供证明材料并经有关部门核实确认其资质、业绩真实有效。但招标人认为A公司是同时具有装饰和幕墙施工资质的企业,不如B公司单一幕墙施工资质企业专业,并以此为由否决了评标委员会的决定。经查阅招标文件和评标标准,均无对同时具有装饰和幕墙施工资质企业的限制性条款。由于来自外界的种种干扰,这个项目的招标结果一直推迟到超出投标有效期10天以后才公布,最后确定由B公司中标。因为B公司的投标报价为全部投标报价中的次高报价,招标人对其进行询标,要求它以不高于A公司的报价承包本项目。B公司对此作出了承诺。
问 题:

评标标准和方法在开标会议上公布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评标标准和方法在开标会议上公布不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文件应当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和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规定:“评标标准和评标方法必须在招标文件中公开载明,并不得随意改变。凡未在招标文件中公开的评标标准和评标方法,不得作为评标依据。”

问答题

甲公司2010年度和2011年度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 2010年6月2日,乙公司欠安达公司8000万元货款到期,因现金流短缺无法偿付。当日,安达公司以6000万元的价格将该债权出售给甲公司。当日,甲公司与乙公司就该债权债务达成重组协议,协议规定:乙公司以一栋房产和乙公司持有丙公司15%的股权偿还所欠债务。
房产相关资料如下:
①乙公司用作偿债的房产于2000年12月取得并投入使用,原价为1800万元,原预计使用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②2010年6月2日,甲公司和乙公司办理了该房产的所有权转移手续。当日,该房产的公允价值为2500万元。
③甲公司将自乙公司取得的房产作为管理部门的办公用房,预计尚可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股权相关资料如下:
①以经有资质的评估公司评估后的2010年6月20日丙公司净资产的评估价值为基础,乙公司持有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3800万元。
②该协议于6月26日分别经甲公司、乙公司股东会批准。7月1日,办理了丙公司的股权变更手续。
③甲公司取得丙公司15%股权,对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并且丙公司股票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④2010年7月1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2000万元,除下列资产外,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相关资产情况表

单位:万元
项目 成本 预计使用年限 公允价值 预计尚可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 2000 10 3200 8
无形资产 1200 6 1800 5
至甲公司取得投资时,丙公司上述固定资产已使用2年,无形资产已使用1年。丙公司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均为零。 (2) 2010年7至12月,丙公司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除所实现净利润外,丙公司于2010年8月购入某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际成本为650万元,至2010年12月31日尚未出售,公允价值为950万元。 2011年1至6月,丙公司实现净利润1600万元,上年末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至6月30日未予出售,公允价值为910万元。 (3) 2011年5月10日,经丙公司股东会同意,甲公司与丙公司的股东丁公司签订协议,购买丁公司持有的丙公司20%股权。2011年5月28日,该协议分别经甲公司、丁公司股东会批准。相关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以一宗土地使用权和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对价。2011年7月1日,甲公司和丁公司办理完成了土地使用权变更手续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变更登记手续。上述资产在2011年7月1日的账面价值及公允价值如下(单位:万元):
项目 历史成本 累计摊销 已计提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
土地使用权 8000 4000 0 5000
项目 成 本 累计已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公允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 800 200 1200
②2011年7月1日,甲公司要求对丙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丙公司改组后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甲公司派出3名。丙公司章程规定,其财务和经营决策由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通过即可付诸实施。
③2011年7月1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0000万元。
(5) 其他有关资料:
①本题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税费影响。
②本题假定甲公司与安达公司、丙公司、丁公司均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③在甲公司取得对丙公司投资后,丙公司未曾分派现金股利。
④本题中甲公司、丙公司均按年度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判断增资前后甲公司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的核算方法,并说明理由。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