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饥饿活动”倡导捐出一天餐费做善款  10月16日是第34个世界粮食日。10月17日,是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确定的首个国家扶贫日。此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来贺信,肯定我国设立扶贫日的举措。  据了解,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相关机构组织发起的“体验饥饿——饥饿24全民公益活动”,倡导16-60岁有条件的人于10月16日20:00—10月17日20:00,切身体验饥饿,以此表达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饥饿人群和贫困弱势人群的关注。  活动还倡议,体验者可以邀请三位好友参加体验,若好友不能完成,可以把微博、微信或QQ头像在活动期间改为“饥饿24”活动图标,捐出一天餐费支持爱加餐项目、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等。  网友质疑“我们不吃饭就能解决贫困吗”  中国扶贫基金会工作人员称,截至16日18时,超过6000万人次(网友)关注体验饥饿公益项目。  同时,“饥饿24小时”体验活动也引起众多争议,有网友质疑挨饿助力公益只是一场作秀,多位网友表示不理解为何要举办此类活动。一位新浪微博网友表示,“好像我们不吃饭省下来的钱就能解决贫困问题似的。”并称对方只是借机“炒作”,“体验饥饿不如让吃不上饭的孩子体验一天温饱”。  对此,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昨日对新京报记者称不怕质疑,“饥饿24小时”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一个公益尝试,发起该活动的初衷并非为了募款,而是以新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关注贫困,“有关注就有力量,就有摆脱贫困的办法。”刘文奎强调,饥饿24小时只是一个形式,“不能以影响身体健康为代价。”  此次饥饿体验联合发起人之一、冰桶挑战中国地区引进人贝晓超介绍,此次活动受到冰桶挑战项目的很多启发。并称,公益活动目标没变,只是套上一个更吸引人的外壳,形式上的改变不应被称之为作秀。

开展一个以“节约一粒粮食”为主题的公益活动,你如何组织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作为地球上人口占比接近四分之一的国家,我们的耕地却仅仅只有7%左右,地少人多始终是我们的核心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能靠我们自己实现。关键就在于如何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我们国家的粮食问题,认清当前的农业现状,增强人们节约的意识,从而解决粮食自给和粮食安全的相关问题。  因此,我认为这个“节约一粒粮食”的主题公益活动,要想为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网络宣传。从而形成最为广泛的覆盖面,使人们从了解继而走向践行。  假如我是某市政府部门的宣传负责人,那我会首先选择本市的门户网站与政府网站,先期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内容主要是当前我国农业的现状、粮食安全的突出性问题、以及一些浪费粮食所带来的隐患和恶果。形式上主要以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主,例如漫画、小视频、配以插图的小短文等,便于群众迅速了解。随着前期的预热。  在中期我会考虑让更多的群众参加进来,这样有利于群众真正了解和认清珍惜粮食的重要性,方式上主要考虑互动性强的形式,例如网络调查问卷、与节约粮食相关的小游戏等。在问卷方面,我会考虑设置一些有可能会被我们平常所忽视的浪费行为,让被调查者自己判断,从而明确我们下一步的整治方向是什么。  在后期,为了使宣传更加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内容上不再追求过大过全的论述,而是根据中期所得到的数据,将一些容易忽视的浪费现象,尤其是与粮食相关的内容,向全社会做一普及。主要运用网络有奖问答、网站弹出式消息、主页宣传广告等形式,让人们在浏览网页的同时,也能时常关注这些信息,增加对于节约的了解。

判断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