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经批准于2011年1月1日以50400万元的价格(不考虑相关税费)发行而值总额为50000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3%,实际年利率为4%。自2012年起,每年1月1日付息。自2012年1月1日起,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可以申请按债券而值转为甲公司的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初始转换价格为每股10元,即按债券而值每10元转换1股股票。
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1)2011年1月1日,甲公司收到发行价款50400万元,所筹资金用于某机器设备的技术改造项目,该技术改造项目于2011年1月1日之前已经开始,并在2011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2)2012年1月1日,债券持有者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50%转为甲公司的普通股股票,相关手续已于当日办妥;将未转为甲公司普通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至到期,其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一次结清。
假定:
①甲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费用;
②每年年末计提债券利息和确认利息费用;
③2011年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借款费用的100%计入该技术改造项目成本;
④不考虑发行费用和其他相关因素;
⑤(P/A,4%,5)=4.4518,(P/F,4%,5)=0.8219。
要求:
计算甲公司2012年12月3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应确认的利息费用和“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科目余额。
参考答案:①2012年12月31日:
2012年12月31日计提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25000×3%=750(万元),应确认的利息费用=[(47772.7+410.91)÷2]×4%=963.67(万元),“应付债券一可转换公司债券”科目余额增加=963.67-750=213.67(万元),“应付债券一可转换公司债券”科目余额=24091.81+213.67=24305.48(万元)。
②2013年12月31日:
2013年12月31日计提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25000×3%=750(万元),应确认的利息费用=24305.48×4%=972.22(万元),“应付债券一可转换公司债券”科目余额增加=972.22—750=222.22(万元),“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科目余额=24305.48+222.22=24527.70(万元)。
③2014年12月31日:
2014年12月31日计提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25000×3%=750(万元),应确认的利息费用=24527.7 X4%=981.11(万元),“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科目余额增加=981.11-750=231.11(万元),“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科目余额=24527.7+231.11=24758.81(万元)。
④2015年12月31日:
2015年12月31日计提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25000×3%=750(万元),“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科目余额为25000万元,“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科目余额增加=25000-24758.81=241.19(万元),应确认的利息费用=750+241.19=991.19(万元)。
债券利息费用计算表
单位:万元
可转换公司债券(剩余55%) 2012年1月1日 2012年12月31日 2013年12月31日 2014年12月31日 2015年12月31日 年末摊余成本 面值 25000 25000 25000 25000 25000 利息调整 -908.19 -694.56 -472.30 241.19 0 合计(a) 24091.81 24305.48 24527.70 24758.81 25000 当年的利息费用 963.67 972.22 981.11 991.19
可转换公司债券(剩余5%) 2012年1月1日 2012年12月31日 2013年12月3l日 2014年12月3l日 2015年12月31日 年末应付利息(b) 750 750 750 750 利息调整摊销额
(c=期初a×4%-b) 213.67 222.22 231.11 2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