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存废与革新”是每一个民族在寻求发展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是在中世纪、近代或现代英国,各阶层的人士,对议会和国王具有一种心理状态:一方面,人人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这是合乎法律的且是在所必须的;另一方面,人们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对国王怀有一种敬重的心理……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在国王统治下的安全感。
——王宇博《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历史选择》
材料二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之。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六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节录)》
材料三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城市多数家庭的成员从工商业、服务业等工作中获取收入,妇女从事职业拥有经济来源,家庭成员之间人身依附性减少。农村家庭的消费资料仍有一半或更多来自自家的农产品,以家长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居多。
——摘编自张国刚主编《中国家庭史》等
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人的共同政治心理诉求,并指出这种诉求推动了近代英国哪一政治体制的形成。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光荣革命”到18世纪中期该政治体制的发展过程。
参考答案:
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立法权),同时保留国王统治权。君主立宪制。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保留了议会和国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肯定议会权力,一定程度限制了王权;1702年颁布《王位继承法》,确立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的原则;乔治一世时期,形成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惯例;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
解析:由材料可直接得出,英国人的共同政治心理诉求所形成的政治制度,即是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立法权),同时保留国王统治权。君主立宪制。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保留了议会和国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肯定议会权力,一定程度限制了王权;1702年颁布《王位继承法》,确立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的原则;乔治一世时期,形成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惯例; 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