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流产与断种

近来对于青年的创作,忽然降下一个“流产”的恶谥,哄然应和的就有一大群。我现在相信,发明这话的是没有什么恶意的,不过偶尔说一说;应和的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世事本来大概就这样。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智识高超而眼光远大的先生们开导我们:生下来的倘不是圣贤、豪杰、天才,就不要生;写出来的倘不是不朽之作,就不要写;改革的事倘不是一下子就变成极乐世界,或者,至少能给我有更多的好处,就万万不要动!……

那么,他是保守派么据说:并不然的。他正是革命家。唯独他有公平,正当,稳健,圆满,平和,毫无流弊的改革法;现下正在研究室里研究着哩,——只是还没有研究好。什么时候研究好呢答曰:没有准儿。

孩子学步的第一步,在成人看来,的确是幼稚、危险,不成样子,或简直是可笑的。但无论怎样的愚妇人,却总以恳切的希望的心,看他跨出这第一步去,决不会因为他的走法幼稚,怕要阻碍阔人的路线而“逼死”他;也决不至于将他禁在床上,使他躺着研究到能够飞跑时再下地。因为她知道:假如这么办,即使长到一百岁也还是不会走路的。

古来就这样,所谓读书人,对于后起者却反而专用彰明较著的或改头换面的禁锢。近来自然客气些,有谁出来,大抵会遇见学士文人们挡驾:且住,请坐。接着是谈道理了:调查,研究,推敲,修养……结果是老死在原地方。否则便得到“捣乱”的称号。我也曾有如现在的青年一样, 向已死和未死的导师们问过应走的路。他们都说:不可向东,或西,或南,或北。但不说应该向东,或西,或南,或北。我终于发现他们心底里的蕴蓄了: 不,过是一个“不走”而已。

坐着而等待平:安,等待前进,倘能,那自然是很好的,但可虑的是老死而所等待的却终于不至;不生育、不流产而等待一个英伟的宁馨儿,那自然也很可喜的,但可虑的是最终什么也没有。

倘以为与其所得的不是出类拔萃的婴儿,不如断种,那就无话可说。但如果我们永远要听见人类的足音,则我以为流产究竟比不生产还有希望, 因为这已经明明白白地证明着能够生产的了。

(鲁迅)

全文最后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

A.点明文章题目,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进一步指出了保守禁锢的后果严重。

B.点明文章主题,说明流产总比断种好。

C.点明文章题目,呼应开头,使文章谨严;深化了主题,指出流产总比断种好,告诉人们要使社会不断前进,就应热情支持新生事物。

D.点明了主题,说明流产总比断种好,呼应了开头,使文章结构谨严。

答案

参考答案:A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 * *

材料二 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袁隆平闻言挥动着满是老茧的双手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材料三 ①公元9年,西汉时期神话故事叙述了嫦娥奔月的情景,被记载在《汉书·艺文志·淮南子》篇中。366年,敦煌石窟开始建造,“飞天”从此成为人类石刻绘画艺术中精彩而不朽的形象。②14世纪末,明朝人万户,为了实现飞向天空的梦想,双手举一大风筝,坐上背后绑了47支火箭的椅子,勇敢地

进行火箭送他上天、风筝帮他落地的实验。结果,他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火箭登天的牺牲者。③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嫦娥”从此奔月去。

材料四 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从1995年的3800万元猛增到1997年的961亿元,所取得的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在1997年即达到3.1万项。——《中国现代史纲》

请回答:

(1)建国初期,我国政府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决策,结合材料一说出“两弹一星”的含义是指什么?其研制成功有何重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简析“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以上材料和你的认识,谈谈科技发展需要哪些条件?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和国家地位的关系怎

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