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已知某数列的前两项为2和3,其后继项根据当前最后两项的乘积按下列规则生成:
(1)若乘积为一位数,则该乘积即为数列的后继项;
(2)若乘积为二位数,则该乘积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依次作为数列的两个后继项。
本程序输出该数列的前n项以及它们的和。其中,函数sum(n,pa)返回数列的前n项之和,并将生成的前n项存放于首指针为pa的数组中。程序中规定输入的n值必须大于2并且不超过给定的常数值MAXNUM。
例如:若输入n值为10,则程序输出如下内容:
sum(10)=44
2 3 6 1 8 8 6 4 2 4
#include<stdio.h>
#define MAXNUM 100
int sum(int n,int *pa)
int count,total,temp;
*pa=2;
(1) =3;
total=5; count=2;
while(count++<n)
temp+=*(pa-1)**pa;
if(temp<10)
total+=temp;
*(++pa)=temp;
else
(2) =temp/10;
total+=*pa;
if(count<n)
count++;pa++;
(3) =temp%10;
total+=*pa;
(4) ;
main()
int n,*p,*q,num[MAXNUM];
do
printf("Input N=(2<N<%d):",MAXNUM+1);
scanf("%d",&n);
while( (5) );
printf("\nsum(%d)=%d\n",n,sum(n,num));
for(p=num,q= (6) ;p<q;p++)printf("%4d",*p);
printf("\n");
参考答案:(1)*++pa (2)*++pa (3)*pa
(4)return(total) (5)n<3||n>MAXNUM (6)p+n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用C语言对数列的操作。
通过程序说明部分的描述及实例,可以清楚地了解程序功能。由于真正的处理函数是sum(),而主函数只是输入数据,调用sum(),以及输出结果,所以我们可以先分析sum()。
int sum(im n,int*pa){
int cotmt,total,temp;
*pa=2;
(1) =3;
程序说明部分已经提到数列的前两个元素为2和3。*pa存储了第一个元素“2”,很显然“3”应存在*(pa+1)中。又因为后面有语句“temp+=*(pa-1)**pa;”,这说明在求乘积时,pa是指向要运算数的后者,例如要求2*3,pa指向3,用*(pa-1)表示2。所以(1)空应填*(++pa),而不能用*(pa+1)。
total=5;count=2;
while(count++<n){
temp+=*(pa-1)**pa;
这里是求两数列元素的乘积。
if(temp<10){
total+=temp;
*(++pa)=temp;
}
else{
(2) =temp/10;
对应程序说明,当乘积小于10时,直接把乘积作为数列的后继项;当乘积大于等于10时,把该乘积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依次作为数列的两个后继项。这时应当把大于等于10的数(因为最大的数为9*9=81,所以都为两位数)分解为单个的数字,“temp/10”求出的是十位数字,所以存入当前数列元素的后继项,即(2)空应填*(++pa)。
total+=*pa;
统计当前数列和。
if(count<n){
如果当前数列元素个数没有达到指定值n,则把乘积的个位数(temp%10)作为数列的后继项;如果当前数列元素个数已经达到指定值n,则可以退出循环,返回主函数了。
count++;pa++;
(3) =temp%10;
由于前面已经有“pa++”,所以(3)空应填*pa。
total+=*pa;
}
}
}
(4) ;
}
又因为主函数有“printf("\nsum(%d)=%d\n",n,sum(n,num,));”,说明函数sum()返回了数列和。因此,(4)空应填return(total)。
当分析完函数sum()的功能后,我们再来看main(),就显得十分简单了。
do{
printf("Input N=(2<N<%d):",MAXNUM+1);
scanf("%d",&n);
}while( (5) );
上面是输入n的值,n要保证是合法值才能继续下面的工作,所以当输入n不合法时,应重新输入n值。因此,(5)空应填n<3||n>MAXNUM。
printf("\nsum(%d)=%d\n",n,sum(n,num));
for(p=num,q= (6) ;p<q;p++)printf("%4d",*p);
此for循环用于输出数列,循环终止条件是“p<q”,又因为num是数列首指针且n为数列长度,所以(6)空应填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