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既是一场生产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材料一:英国城市和农村人口比重统计表(%)
材料二: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材料三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在《 * * 党宣言》中写道: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材料四:人们都知道,西方式的现代化生产是依靠不可再生的能源和资源为基础的。西方国家为获取超额利润,生产总量越来越大;西方国家的生活越来越现代化,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料也越来越多;没有巨量能源和原料的供给,现代化的西方一天也维持不了。但是,地球蕴藏的可再生能源和资源是有限的。……特别应注意的是,在目前世界能源消耗中发达国家占据绝大多数。仅美国一国,就大约耗用全球能源总量的40%。在能源和原料供给的刚性约束下,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可能再长期延续。与此同时,大量消耗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又大量产生有害废弃物质,极大破坏了生态环境。……这就明确宣告,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和取向绝非人类社会的美好天堂,它很有可能只是人类历史中极为短暂的一段插曲。
——摘编自林刚《关于中国传统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若干思考》
反思工业革命的发展道路。
参考答案:
问题:巨大的能源和资源消耗;破坏生态环境。
建议:节能降耗减排,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解析:第三问,有关于概括西方现代化发展道路存在的问题,需要归纳出材料反映的内容,材料中的“西方国家的生活越来越现代化,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料也越来越多”即是答题点,通过对这个关键语句的理解与分析得出正确的。有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出一项针对性的发展建议的问题,可以依据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的实际与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对比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