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参考例文] “学生奶”的推行需要公开和透明 孩子是最无辜的,无论什么地方出现孩子受到伤害的事件,总会让人感到格外痛心。辽宁海城发生的大面积豆奶中毒事件,牵扯到八所学校数千名学生,海城学生因喝豆奶集体中毒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接连不断发生“学生奶”中毒事件,规模最大的一宗发生在吉林,危及到6000多名学生的生命安全。“学生奶”一再出事,不仅让家长们胆颤心惊,让学生“闻奶色变”,也严重影响了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与推广。 阅读有关海城豆奶中毒事件的新闻报道,我们发现整个事件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首先,学校“响应上级号召”在学生中推行豆奶饮用计划时,并没有说明豆奶提供商是否为国家指定生产企业,而是通过向学生施加压力,达到推销的目的。中毒事件大面积发生后,有关部门虽然举行了一次家长见面会,却迟迟没有公布中毒的原因,卫生防疫机构也没有拿出恰当的抢救方案,以致个别中毒学生在事发多日后死亡,更多的学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济。而当地一些部门正在“努力”阻碍信息的流动与传播,以致小道消息不断,人心惶惶。而在这个不对称的格局中,受害的一方即学生和家长处于信息末端,知情权没有得到保障。 “学生奶”不断出现中毒事件,固然有着管理经验欠缺、制度安排滞后的原因,但推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也是一大痼疾。许多地方在推行“学生奶”计划时,都没有向家长说明这一计划的详细内容,更没有让家长了解国家指定奶品生产企业的名单。而学生家长因为传统上的“尊师重教”,往往对学校的各种安排不敢仔细过问,只知道交钱买奶,却不知道孩子喝下的到底是不是“放心奶”。“学生奶”这一营养工程得不到应有的社会监督,于是,一些地区的教育部门便罔顾学生的生命安全,漠视国家的相关规定,放任劣质奶进入校园,给学生的生命安全埋下了隐患,甚至最终酿成大祸。海城事件就集中暴露出“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弊端,从计划制定、指定产品到豆奶饮用,直至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始终处于晦暗不明的状态里。这种不明不白的状态到底要延续多久,没有人说得清楚。海城中毒事件经媒体披露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已经下令要“彻查”,但愿其详情能够早日告知学生家长。也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从海城事件中汲取教训,以更加透明和公开的姿态推行“学生饮用奶计划”。

不定项选择 共用题干题

汇明公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在甲银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2013年4月,汇明公司发生的结算业务如下:(1)4月3日,汇明公司与乙银行签订短期借款合同后,持相关开户资料向乙银行申请开立了一般存款账户。(2)4月8日,汇明公司派出纳王某到乙银行购买现金支票并办理提取现金业务。(3)4月10日,汇明公司出纳王某填写一张金额为420000元的转账支票(以下简称A支票)交采购员李某支付洪鑫公司货款。由于粗心,王某误将收款人"洪鑫公司"写为"洪金公司";李某发现后,要求王某更正;王某随即将支票上的"金"改为"鑫",并在更正处盖章。李某将该支票交给了洪鑫公司。(4)4月14日,洪鑫公司将A支票退回,要求汇明公司重新签发一张转账支票。出纳王某重新填写了一张转账支票(以下简称B支票)交给洪鑫公司。当日,洪鑫公司持B支票到甲银行办理支票转账,甲银行审核B支票时发现汇明公司银行存款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支票金额,遂将B支票退还给洪鑫公司,并提请中国人民银行对汇明公司予以处罚。洪鑫公司持退回的B支票要求汇明公司付款并予以赔偿,汇明公司承诺在4月17日前支付洪鑫公司货款。(5)4月15日,为筹集资金,汇明公司将一张银行承兑汇票向甲银行申请办理贴现。该汇票出票日期为2013年1月25日,到期日为2013年4月25日,金额为100000元。汇明公司将实际获得的贴现票款存入其在甲银行的基本存款账户。(6)4月17日,洪鑫公司持B支票到甲银行办理支票转账,取得了货款。已知:甲银行年贴现利率为2.16%,经计算并确定的贴现天数为10天,一年按360天计算。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第1~6小题。

汇明公司在乙银行开立的一般存款账户,可以办理()。

A.借款转存

B.借款归还

C.存入现金

D.支取现金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