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女性,30岁,突发剧烈头痛1天,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患者头颅CT平扫显示鞍上池、外侧窝池及额叶、颞叶脑沟散在不规则高密度影。

可显示鞍上池的层面是

A.经半卵圆中心的层面
B.经胼胝体压部层面
C.经前连合层面
D.经视交叉层面
E.经下颌颈层面

答案

参考答案:D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古诗词。(4分)

金陵驿①

文天祥

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③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①本诗写于1279年,诗人战败被俘,押往大都(北京),途经金陵(南京)。此时南宋已亡,金陵已被攻破四年。②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 有离宫。③元:同"原"。

小题1:下列对诗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国破家亡的不幸者形象。

B.留恋战败前美好生活的凄惨者形象。

C.空怀复国壮志者形象。

D.虽处境悲凉,却坚贞不屈的爱国者形象。小题2: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出诗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突出诗人的无限悲恨和无尽惆怅。

B.颔联“元无异”和“半已非”形成巨大反差,揭露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表现诗人心系天下兴亡,情关百姓疾苦。

C.颈联运用比喻手法,给人悲凉凄惨的感觉:诗人在哭,金陵在哭,满地芦花和“我”一样飘零,旧时燕子也无处栖身。

D.尾联与《过零丁洋》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异曲同工,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英雄气概。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