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简述听声音

答案

参考答案:

(一)正常声音

1.正常声音的特点

发声自然,声调和谐,柔和圆润,语言流畅,应答自如,言与意符。是宗气充沛、气机调畅的表现。

2.正常声音的影响因素

(1)性别男性多声低而浊,女性多声高而清。

(2)年龄儿童声尖利而清脆,老年人多浑厚而低沉。

(3)禀赋由于个体的差异,正常人的语言声音亦各有不同。

(4)情志如喜时欢悦,怒时急厉,悲时悲惨,乐时舒畅,敬则严肃,爱则温柔等。

(二)病变声音

1.发音

(1)声重

语声重浊,多属外感风寒,或湿浊阻滞。

(2)嘶哑

新病音哑或失音,多属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肺失清肃,邪闭清窍。久病音哑或失音,多属阴虚火旺,肺肾精伤。妊娠音哑或失音,多属胎阻经脉,肾精不荣。

(3)鼻鼾

熟睡鼾声,无其他症状,多为慢性鼻病,或睡姿不当。昏睡不醒,鼾声不绝,见于高热神昏,或中风入脏。(4)呻吟

新病呻吟,高亢有力,多属实证、剧痛。久病呻吟,低微无力,多属虚证,须结合姿态变化判断病痛部位。

(5)惊呼

小儿惊呼,多属惊风。成人惊呼,多属惊恐、剧痛,或精神失常。

2.语言

(1)谵语

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属热扰心神。

(2)郑声

神识不清,语言重复,语声低弱,属脏腑衰竭,心神散乱。

(3)独语

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属心气不足,或气郁痰结。

(4)错语

语言错乱,语后自知,多属心气不足,神失所养,或痰湿瘀血阻碍心窍。

(5)狂言

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躁妄言,多属痰火扰神。

(6)言謇

语言謇涩、舌强并见,多属风痰阻络。

3.呼吸

(1)喘

呼吸困难,短促急迫,鼻翼扇动,张口抬肩,不能平卧者为喘。发病急骤,气粗息涌,胸中胀满,多为实喘,属风寒袭肺或痰热壅肺。病势缓慢,喘声低微,短促难续,多为虚喘,属肺肾亏虚,气失摄纳。

(2)哮

呼吸急促似喘,喉间有哮鸣音为哮,多因宿痰内伏,复感外邪。一般喘不兼哮,但哮必兼喘。喘以气息急迫为主,哮以喉间哮鸣为主。

(3)短气

呼吸气急而短促,时而不相接续者为短气。短气兼形瘦神疲,声低息微,多因体衰气虚所致。短气兼呼吸声粗,胸部窒闷,多因痰饮、积滞、气滞、瘀阻所致。

(4)少气

呼吸微弱声低,气少不足以息。多因久病体虚,肺肾气虚。

4.咳嗽

咳声重浊紧闷,多属寒痰停肺,肺失肃降。咳声轻清低微,多属肺气虚损,失于宣降。咳声不扬,痰稠面黄,多属热邪犯肺,肺津被灼。咳有痰声,痰多易咯,多属痰湿阻肺。干咳无痰,痰黏难咯,多属燥邪犯肺或阴虚肺燥。咳声短促,连续不断,咳后回声,反复发作,见于顿咳,因风邪与痰热搏结所致。咳如犬吠,伴有声嘶,吸气困难,见于白喉,因肺肾阴虚,火毒攻喉所致。

5.呕吐

吐势徐缓,声音微弱,吐物清稀,多属虚寒证。吐势较猛,声音壮厉,吐物黏稠,多属实热证。进餐后吐泻,多属食物中毒、霍乱。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多属脾阳虚证。

6.呃逆

呃声频作,高亢有力,多属实证、热证。呃声低沉,声低无力,多属虚证、寒证。新病呃逆,其声有力,多属寒邪或热邪客胃。久病呃逆,声低气怯,多为胃气衰败之危候。

7.嗳气

嗳气酸腐,脘腹胀满,常见于宿食停滞。嗳声频作,嗳后胀减,与情志有关,多属肝气犯胃。嗳声低沉,无酸腐味,兼见纳差,多属胃虚气逆。嗳气频作,无酸腐味,兼见脘痛,多属寒邪客胃。

8.太息

指情志抑郁、胸闷不畅时发出的长吁或短叹声的症状,是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之象。

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