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信息技术公司拟开发一套新的信息系统,以提高公司业务运作的效率。按照公司总裁的要求,公司软件开发部系统分析人员张工和李工对新系统方案的各项可行性指标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新系统方案的经济可行性。张工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各项数据给出了项目的投资回收表如下表1所示。

表1

资金项/年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开发成本418 840
运行维护成本15 04516 00017 00018 00019 000
累计成本418 840 433 885 449 885 446 885 484 885 503 885
时期(年)012345
系统运行收益0150 000170 000190 000210 000230 000
累计收益150 000 320 000510 000720 000950 000
  通过对上面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是2.75年。李工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应该基于货币时间价值来计算各项数据,并给出了在贴现率是12%时的投资回收表如下表2所示,其中“***”表示此处的数据未给出。

表2

资金项/年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开发成本418 840
运行维护成本15 04516 00017 00018 00019 000
贴现因子1.000(1)(2)*********
累计成本现值418 840******(3)(4)(5)
时期(年)012345
系统运行收益0150 000170 000190 000210 000230 000
累计收益现值******(6)(7)(8)
大家经过讨论,认为李工给出的投资回收表中的数据更为合理,并将其作为系统方案建议书的部分内容上报公司管理层。

[问题3]
请利用现值计算公式计算相应的数值并填入表1-2中的(1)~(8)内,并根据李工的数据计算项目的投资回报期。

答案

参考答案:(1)0.893 (2)0.797 (3)457131 (4)468579
(5)479352 (6)404720 (7)538280 (8)668690
从表2可以看出,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在第3年和第4年之间,经过计算,投资回收期约为3.43。

解析: 本题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掌握成本效益分析技术,投资回收分析技术是成本效益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投资回收期是决定项目是否值得投资的重要因素,要求应试者能够利用成本和效益数据计算投资回收期的近似值。要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就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利用现值计算公式将将来的货币价值转变为现值进行计算。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如图所示的装置,检查好气密性,再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待B试管中品红溶液退色后,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向上抽动离开液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能够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实验现象是                           

(3)在盛有BaCl2溶液的C试管中,除了导管口有气泡外,无其他明显现象,若将其中的溶液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沉淀的化学式填入表中对应的位置。

滴加的溶液氯水氨水
沉淀的化学式  
 

写出其中SO2表现还原性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由于导管E的存在,试管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入试管A中,其原因是                                                        

(5)实验完毕后,装置中残留的气体有毒,不能打开导管上的胶塞。为了防止该气体排入空气中污染环境,拆除装置前,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6)将SO2气体通入含有n mol Na2S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试分析该溶液最多能吸收SO2气体        mol(不考虑溶解的S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