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50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包括A~B高压送电架空线路和C500kV变电站。A~B送电线路地跨甲、乙、丙三个区,拟建的C500kV变电站位于甲区地域内。本工程送电线路路径由乙区500kV变电站出线至规划建设的C500kV变电站和由丙区500kV变电站出线至规划建设的C500kV变电站两条线路组成。线路全长96km并从E村部分居民楼上方通过,拟建变电站在E村正北600m,E村西南700m有一个乡村医院,除此之外,项目沿线外及变电站外无其他敏感点。项目占地现状为部分林地和一般农田用地,临时占地120hm2、永久占地17.6hm2。线路采用单回路;塔型采用全线单回紧凑型,DCZ、DCJ系列塔型(DCZ指单回路直线塔;DCJ指单回路转角塔或单回路终端塔)。变电站内安装1200MVA主变压器3组,进出线分别为500kV进线两回;220kV出线一期10回。
[问题]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要考虑的评价范围包括哪些要对哪些敏感点的受影响情况进行预测重点预测哪些内容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参考答案:送电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以变电站址为中心的半径500m范围内区域为工频电场、磁场的评价范围。送电线路走廊两侧2000m带状区域、变电站围墙外2000m为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
预测敏感点主要包括线路经过的E村,以及E村西南的乡村医院,预测因子包括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和无线电干扰场强。
E村应重点预测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医院重点预测无线电干扰场强。
预测可采用数学计算和类比监测。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环评人员对输变电工程项目电磁评价范围、其电磁影响因子对环境的影响作用以及预测的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根据((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以送电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变电所所址为中心的半径500m范围内区域为工频电场、磁场的评价范围。以送电线路走廊两侧2000m带状区域、变电所围墙外2000m或距最近带电构架投影2000m内区域为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
因此预测敏感点主要包括线路经过的E村,以及E村西南的乡村医院,预测因子包括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包括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和0.5MHz下无线电干扰场强。因考虑无线电干扰主要影响电子设备,现在的家用电器抗干扰能力增强,居民楼一般都安装有线电视,因此重点预测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对居民环境的影响;而医院尽管距离线路和变电站比较远,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影响较小,但医院通常有一些电子医疗设备,因此重点预测无线电干扰场强。
预测可采用数学计算和类比监测。数学计算参照《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附录A、B、C推荐的计算模式进行。类比监测按照《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推荐的类比监测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