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是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它能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的前因后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材料二
(15、16世纪)西欧的封建专制王权是在市民——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相互斗争中充当“表面上的调停人”而确立起来的,为了取得市民——资产阶级的支持以加强自己的实力,一般都采取……扶植资产阶级的势力,打击或削弱封建地主贵族的措施。
——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
材料三
中国明代的封建专制制度却起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作用。它主要是建立在宗法性的自然经济基础和封建阶级结构之上的。因此,它就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
——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
明代的封建专制统治者采取了哪些维护封建统治的措施?在中国国家社会的发展上产生了什么结果?
参考答案:
经济:继续重农抑商,实行海禁政策;政治:废丞相,设内阁,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文化:八股取士,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程朱理学仍占主流。
结果:封建社会日趋衰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解析:措施: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所学必修二专题一的知识可以知道,在经济上,明代继续重农抑商,实行海禁政策;由必修一专题一的所学可知在政治上,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在文化上,八股取士,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程朱理学仍占主流。结果:造成了中国封建制度日益僵化,封建社会日趋衰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