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有关行程长度编码(RLE)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行程长度编码是一种有损压缩方法
B.编码过程中需要根据符号出现的概率来进行编码
C.编码过程中需要建立“词典”
D.行程长度编码方法可以用于静态图像压缩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行程长度编码的基础知识。
统计编码属于无损编码,它是根据消息出现概率的分布特性而进行的压缩编码。这种编码的宗旨是,在消息和码字之间找到明确的一一对应关系,以便在恢复时能准确无误地再现出来,或者至少是极相似地找到相当的对应关系,并把这种失真或不对应概率限制到可容忍的范围内。常用的统计编码有香农.费诺编码、霍夫曼编码、算术编码、行程长度编码和字典编码等。因此,行程长度编码是一种无损压缩方法。选项A说法有误。
行程长度编码,又叫做游程编码,它是一种利用空间冗余度压缩图像的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属于统计编码类。
行程长度编码的基本思想是,当二值图像按照从左到右的扫描顺序去记录每一行时,总会交替出现一定数量的连续白点和连续黑点。通常把具有相同灰度值的相邻像素组成的序列称为一个游程,游程中像素的个数称为游程长度,简称游长。游程编码就是将这些不同的游程长度构成的字符串用其数值和游长数值来表示。
对图像进行编码时,首先对图像进行扫描,如果有连续的L个像素具有相同的灰度值G,则对其作行程编码后,只需传送一个数组(G,L)就可代替传送这一串像素的灰度值。然后,再对游程进行变长编码,根据出现概率的不同分配不同长度的码字。游程长度越长,游程编码效率越高,因而特别适用于灰度等级少,灰度值变化小的二值图像,比较适合于二值图像的编码。为达到较好的压缩效果。有时游程编码和其他一些编码方法混合使用。行程长度编码方法可以用于图形和视频文件压缩,如.bmp、.tif、.avi等。因此,选项D是答案。

综合题

(24分)护照是现代公民出入国境时的一份普通身份证明证件,各国护照上面都印有一句话,“请各国军政机关准许通过并给予协助和必要的保护”。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就出现了护照的雏形,当时出国只限于贵族、皇家使节等少数人,他们持有君主开具的身份证明或信物,如汉朝使节所持的“符节”、罗马使节的金戒指等,以表示其地位和权利,以便出使的国家给予特别的优待。到了17世纪,英国开始给所有的英国商船船长颁发护照。此时,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已经呼之欲出了。1791年法国宪法中,护照被认为是公民的权利之一,1792年的法令规定,每个迁移的法国国民必须有一本护照。20世纪初,现代护照制度被大部分国家普遍采用,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入境者必须出示本国护照。1914年英国首次实行本式护照,并规定所有公民出国必须申领护照,这种护照的形式也被他国采用。

材料二 长期以来,中国并没有西方护照之概念,护照一词虽然最早在《尼布楚条约》(1689年)中出现,也只是政府为商人开具的一种集体信函。而且从保存的资料看,主要是为俄国商人入境所用,很少看到中国商人出境。到了近代,国门大开,外国人不用检查直入中国口岸。1858年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内地护照,《天津条约》规定外国人赴内地“执照由领事馆发给,由地方官盖印。经过地方,如饬交出执照,应可随时呈验,无讹放行……如其无照,其中或有讹误,以及有不法情事,就近送交领事官惩办,沿途只可拘禁不可凌虐”。

材料三 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
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81版改变了53版以来6位数的护照累计号码,升至7位数号码
97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到2005年达到年均签发400万本,80%是因私护照
(1)请依据材料一归纳从古至今护照的变化,分析20世纪初现代护照制度被普遍采用的历史背景。(10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国商人很少出境的原因。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内地护照”的。(6分)

(3)依据材料三,请结合历史背景,解读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8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