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对各自政治、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

参考答案:

积极:①政治: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②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发展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制度予以否定和替代,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之上层建筑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原理组织语言作答,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作用·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对政治经济的推动作用。

计算题
单项选择题

甲: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 * * 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毛 * * 《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5月19日)

乙:只要我们更多地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多地懂得自然科学,一句话,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少犯主观主义错误,我们的革命工作和建设工作,是一定能够达到目的的。(毛 * * 《在中 * * 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55年3月21日)

丙:发展才是硬道理。(邓 * *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丁: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邓 * *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戊: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 * * 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邓 * *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己:中国搞社会主义,强调要有中国的特色。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我们正是根据这样的思想,力求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邓 * * 《怎样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1987年3月27日)

根据文章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毛 * * 关于“实事求是”的论述,在邓 * * 理论中发展为“反对本本主义”的思想

B.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毛 * * 思想和邓 * * 理论中是一脉相承的

C.由两位领导人的论述可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由来已久,纵贯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时期

D.两位领导人的论述都使用了严谨科学的书面语和生动活泼的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