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文学与艺术是相通的,在创作背景和表达意境上与宋末郑思肖画作《无根兰》相类似的是()

A.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B.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C.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D.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历史图片等历史素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比较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文人画,其特点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画中流露着浓烈的文人思想。将文人花鸟画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运用到极致者就是宋末元初的郑思肖。《无根兰》表现出的就是一个“无”,仅几片疏叶,两朵花蕊,不着地,不见根,然却兼具刚柔相济之质,而无根的本身更是表达出画家对异族入主的满腹悲愤,和对前朝故国的一腔情思。结合选项诗句,A.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是边塞诗风格;B.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这是李清照的词,其意:漫漫长夜让人提不起一点精神,心情也郁郁不欢,只能在梦里梦见京城,还能认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从而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词人的忧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感慨。可知,B符合题意。C.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是送别诗D.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此诗通过对送别时的场景、天气、环境的回忆,烘托出临别时的伤感情绪,表达了诗人对吴处士的深深思念之情。综上,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的绘画·文人画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