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名词解释

南方气旋

答案

参考答案:产生于25°—35°N之间,江淮地区、湘赣地区、东海、日本以南的海上一带的锋面气旋。根据它所在地区,又可以分为:江淮气旋和东海气旋。江淮气旋生成于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湘赣地区,以长江中下游为多。东海气旋有的生成于东海海面,也有的是江淮气旋入海后改称的。南方气旋在6月份发生最多,冬春季节位置偏南,位于两湖、江西、浙江,夏季的主要在江淮地区。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但识见深浅大不相同。

——《中国全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 (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康有为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 * * 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的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分析戊戌变法出现的历史根源。(4分)

(2)材料二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