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何谓自由?曰:粗言之则不受压制,即谓之自由焉耳。压制之道不外二端:一曰君权之压制,一曰外权之压制。脱君权之压制而一旦自由者,法国是也;脱外权之压制而一旦自由者,美国是也。故凡受君权之压制而不能为法国人之所为者,非国民也;凡受外国之压制而不能为美国人之所为者,非国民也。……非播国民之种子不可。播之奈何?曰法兰西革命以前,其民之憔悴于虐政者,非犹我今日乎?其全国无一国民,非犹我今日乎?其所以有今日者,何也?盖以法国为国民之田,以十八世纪诸学士为国民之农夫,以自由平等之说为国民之种子。孟德斯鸠苦心焦虑,审慎周详,其播之也出以和平……故今日法国之民,得以食国民之果者,皆数人之功也。且也当时美国之学士,皆自称为法国理学士之弟子,而卒以脱英国之压制,则法国之种子且波及于美洲。

——《国民报》第二期

材料二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今天中国的民族主义越来越表现出其自发性。也就是说,民族主义在中国已经变成一种客观的存在。政府的确可以利用民族主义来论证政策的合理合法性,但这方面,中国政府非常节制。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位政治人物可以大肆动员民族主义,诉诸于民族主义……因此,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多,使得民族主义变得更为理性,增进国家利益。

和中国不同,日本政府在民族主义方面越来越表现为动员型。和其它很多发达国家一样,日本的大众民主越来越难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政府。为了政治的需要,日本的政治人物往往以民主为借口,用民粹主义政治方式动员着民间存在着的民族主义资源。结果,牺牲的往往是日本和其它国家的关系,尤其是和其邻国中国、韩国的关系……较之中国,日本民族主义具有更大的动力。而日本民族主义的勃兴,又必然刺激中国和韩国民族主义……。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民族主义,往往把另一个大国即美国也牵涉在内,而美国出于其对地缘政治的需要,往往对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推波助澜。这更增加了这些国家民族主义的国际复杂性。

——郑永年《亚洲民族主义与区域安全》

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今世界“民族主义”发展的特点。

答案

参考答案:

特点:

①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多元化(或者表现为自发性与动员型两种类型)。

②政府的政策深刻影响了民族主义的激发。

③民族主义在相互刺激中勃兴。

④民族主义具有国际复杂性。

⑤中国处于亚洲民族主义漩涡的中心。(或亚洲的民族主义主要针对中国)

解析:特点依据材料二的信息来概括即可;从“民族主义越来越表现出其自发性”“民粹主义政治方式动员”概括出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多元化;从“政府的确可以利用民族主义来论证政策的合理合法性”概括出政府的政策深刻影响了民族主义的激发;从“日本民族主义的勃兴,又必然刺激中国和韩国民族主义”可以概括出民族主义相互刺激中勃兴;从“其对地缘政治的需要”可以概括出民族主义具有国际复杂性。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题:
为了对“快堆”有一个感性认识,我们先来设想这样一个情况:一个考察队被困在四面环海的孤岛上。海天茫茫,寒风刺骨。小岛上可以用来取暖的东西只有考察队员背包里的几块干柴。另有一些从四周漂来的湿漉漉的木块。怎样才能不被冻死呢一位科学家想出了办法:点燃干柴,一边取暖,一边烘烤湿木块。这样,湿木块烘干后,又可继续燃烧,人也就不会被冻死了。这位科学家的锦囊妙计得益于他是一位快堆专家。
快堆与热中子堆相比,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快堆是用快中子轰击核燃料来维持核裂变反应,以液态钠做冷却剂,不需要慢化剂;二是快堆中产生的核燃料比“烧”的多,即所谓增殖。它的基本原理是:核燃料钚-239裂变产生高能中子,增殖材料中的铀-238在快中子的轰击下,除有小部分发生裂变外,大部分铀-238在吸收一个中子之后,经过两次β衰变,又变成了易裂变核燃料钚-239。这样,快堆中每“烧”掉一个钚-239原子核,又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新的裂变原子核。所以快堆的增殖比大于1,从而能实现燃料的增殖。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和发展快堆。在我国快堆作为能源领域的先进核反应堆,其开发工作已列入“863”计划。

下列比喻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快中子轰击铀-238,促其裂变,可以比作点燃“干柴”

B.多数铀-238吸收中子,经过β衰变,又变成易裂变的钚-239,可以比作“湿木块烘干后继续燃烧”

C.钚-239裂变产生高能中子,可以比作“烘烤湿木块”

D.快堆中每“烧”掉一个钚-239原子核,就产生一个以上新的裂变原子核,可以比作“湿木块变成干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