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形成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
现实主义摈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性,通过对社会作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倡导社会改良。
材料二
下图为俄国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
作为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早在古希腊文学中就已经存在,即使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立的浪漫主义文学,也为现实主义的繁荣作了准备,它是现实的创造,也是历史的继承。
——以上材料选自《外国文学史》
请回答:
综合材料一、材料三,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答案
参考答案:
认识:文学源于生活,表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学具有继承性的特点,是在继承与发展中不断繁荣的。
解析:
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艺术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生动反映了这一系列的社会变迁。那些目光敏锐、思想活跃的文学家们用自己的文字,表达了他们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据此得出认识。
考点:近代西方文学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回答时必须结合从教材中所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将教材与材料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