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向清廷呈递的外交文书中要求,允许英商到宁波、舟山和天津贸易;准许英商像以前俄商,在北京设立商馆;将舟山附近一处海岛割让给英国商人居住和收存货物;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任英国人自由来往;英国商货自澳门运往广州者,享受免税或减税;确定船只关税条例,照例上税,不额外加征。乾隆帝在“敕谕”中答复,“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地森然,即岛屿与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又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断然拒绝了英方要求。——摘编自严中平《(科学研究方法十讲》、张岂之《中国历史》第四卷等书。材料二:1982年9月24日,中国领导人邓 * * 会见了来华访问的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并同她就香港问题进行了谈话。他说,“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一一摘编自《邓 * * 文选》第三卷《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说明中国收归香港的理由和条件;指出中国与英国在谈判中可谈与不可谈的问题。

答案

参考答案:

理由: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英国通过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分步强行割占或租借;

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问题:香港的主权问题不可以谈判,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可以谈判。

解析:根据材料中“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可以总结出理由:香港是中国固领土,在近代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分步割占或租借。中国能收回香港的重要条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综合国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根据材料中“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可以总结出中英在谈判中可谈与不可谈的问题。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