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劝导百姓遵循某种生活秩序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能够看出朱熹强调的重心在于“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即劝导百姓遵循某种生活秩序,“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只是“知所遵守”的具体表现,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与材料中表述的重心不相符合。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朱熹的思想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节选自《秋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望洋向若而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且夫我尝少仲尼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今我睹子之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野语有曰(之:代词,指代这种说法或这样的说法。)

B.顺流而东行,于北海(“至于”与现代汉语“至于”用法相同。)

C.“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与“黑质白章”两句中的“而”用法相同。

D.“河伯旋其面目”中的“始”与“吾弗信”中的“始”意思不一样。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伯对自己的认识前后发生的变化,给我们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