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方对地方债充满争议之时,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破冰。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地方政府,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地区政府债券。现阶段,地方政府财力水平不一致,首批试点选择财政还款能力比较强、经济发展较快、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的地区。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尚未具备较完善的发债条件,待经验成熟、条件具备再推广。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先试点再推广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
参考答案:
(1)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先试点再推广,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具体应用。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两者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可以从中概括出普遍性。上海等地财政还款能力比较强、经济发展较快、财政收入平稳增长,通过先行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成功经验“面”上推广是普遍原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表现,可以少走弯路。
(3)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先试点再推广,坚持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解析:
“先试点再推广”体现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这是学生首先要明确的答题思路,再具体回答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表现,从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和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这两个层次进行分析即可。要注意和材料内容进行结合,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要求较高。
考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点评:该题的重点是把握“先试点再推广”体现的是哪一唯物辩证法原理,这需要学生对所学内容熟练掌握和记忆。对原理的表述从两个方面阐释,结合材料内容要注意归纳、总结,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难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