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材料意思是宋人邢昺年幼时,雕版印刷术尚未普及,学生学习很不方便,效果不好;后来,雕版印刷术得到普及,真是儒生的幸事。由此分析,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故选C。其他各项均与材料意思不符。

判断题
问答题

已知数据文件IN45.DAT中存有200个4位数;并已调用读函数readDat()把这些数存入数组a中,请编制一函jsVal(),其功能是:把千位数字和十位数字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十位数ab(新十位数的十位数字是原4位数的千位数字,新十位数的个位数字是原4位数的十位数字),以及把个位数和百位数组成另一个新的十位数cd(新十位数的十位数字是原4位数的个位数字,新十位数的个位数字是原4位数的百位数字),如果新组成的两个十位数ab-cd≥10且ab-cd≤20且两个数均为偶数,同时两个新十位数字均不为零,则将满足此条件的4位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存入数组b中,并要计算满足上述条件的4位数的个数cnt,最后调用写函数waiteDat( )把结果cnt及数组b中符合条件的4位数输出到OUT45.DAT文件中。
注意:部分源程序已给出。
程序中已定义数组:a[200],b[200],已定义变量;cnt。
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读函数readDat()和写函数writeDat()的内容。
试题程序:
#include<stdio.h>
#define MAX 200
int a[MAX],b[MAX],cnt=0;
void jsVal ( )

void readDat ( )

int i;
FILE *fp;
fp=fopen("IN45.DAT","r" );
for (i=0; i<MAX; i++ )
fscanf (fp, "%d" ,&a [i] );
fclose (fp) $
main ( )

int i;
readDat ( );
jsVal ();
print f ("满足条件的数=%d\n", cnt);
for (i=0; i<cnt; i++)
printf("%d\n",b[i]);
print f ( "In" );
writeDat ( );

writeDat ( )

FILE *fp;
int i;
fp=fopen ("OUT45 .DAT", "w" );
fprintf (fp, "%d\n" , cnt);
for (i=0; i<cnt; i++)
fprintf(fp, "%d\n",b[i]);
fclose (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