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2012年6月28号,某高校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不要问父母和长辈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但要问自己对父母和长辈做了些什么;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但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社会与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但要问自己为社会与国家做了些什么。”这一倡议的哲学依据是()

A.有价值的人生不回避个人利益

B.人生价值只能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实现

C.贡献和索取是人生价值中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

D.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对实现人生价值同等重要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贡献和索取是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但贡献是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对实现人生价值都重要,但不是同等重要。故CD项错误。题中某高校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发出的倡议表明人生价值只能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实现。本题选B项。A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怎样实现人生价值。

点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命题方式。通常是给出一则典型人物实现人生价值的材料,然后让我们分享该人物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一般而言,我们应该从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这三个角度分析。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以后士风颓糜,诸多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明人陈琬《旷园杂记》说,嘉靖四年(1525年)有一位解元周诗,当乡试发榜时,别人都争去省门看榜,他却在戏园里演戏,“门外呼周解元声百沸,周若弗闻,下场始归。”

材料二  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清人焦循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

材料三  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汉调与安徽的徽调融合,京剧逐渐形成。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辈艺术家的长期舞台实践,执着探索,最终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材料四  京剧被称为“国剧”、“国粹”,逐渐走向世界,被世界所认可。但有人认为,京剧发展到今天,已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任其衰亡就是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是原汁原味的国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该原封不动地加以保存。

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4分)

根据材料三,归纳京剧形成并迅速发展的原因。(4分)

根据材料四,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京剧艺术?为什么?(6分)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