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8号,某高校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不要问父母和长辈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但要问自己对父母和长辈做了些什么;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但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社会与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但要问自己为社会与国家做了些什么。”这一倡议的哲学依据是()
A.有价值的人生不回避个人利益
B.人生价值只能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实现
C.贡献和索取是人生价值中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
D.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对实现人生价值同等重要
参考答案:B
解析:
贡献和索取是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但贡献是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对实现人生价值都重要,但不是同等重要。故CD项错误。题中某高校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发出的倡议表明人生价值只能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实现。本题选B项。A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怎样实现人生价值。
点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命题方式。通常是给出一则典型人物实现人生价值的材料,然后让我们分享该人物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一般而言,我们应该从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这三个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