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女性,60岁,既往有糖尿病史。寒战高热5天,伴有咳嗽咳脓痰,乏力,周身关节痛,查体:T39.6℃,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胸片示右肺下叶大片状密度稍高浸润影,白细胞19.0×109/L,中性粒细胞0.90。

应立即做下列哪项检查以指导用药()

A.痰细菌学检查

B.血气分析

C.血沉

D.血常规

E.胸片

F.肺CT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1.本例初步考虑为肺炎,明确病原学可指导用药。2.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90%对青霉素G耐药,金葡菌肺炎可表现为咳嗽,咳脓痰,全身毒血症状,化验白细胞总数及分数增高,胸片可表现为肺段或肺叶实变可形成空洞或呈小叶状浸润,其中可见气囊腔。3.MRSA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见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耐药,对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噁唑烷酮类(斯沃)敏感。4.本病早期可无体征,常与严重的呼吸道症状不平行,血行播散者早期以中毒症状表现为主,呼吸道症状不明显。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风是空气流动的表现,是我们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现象。然而,你听说过太阳也会刮风吗?

       太阳风是一种来自太阳的物质流。这种物质虽然与地球上的空气不同,不是由气体的分子组成,而是由更简单的比原子还小一个层次的基本粒子——质子和电子等组成,但它们流动时所产生的效应与空气流动十分相似,所以称它为太阳风。当然,太阳风的密度与地球上的风的密度相比,是非常非常稀薄而微不足道的,一般情况下,在地球附近的行星际空间 中,每立方厘米有几个到几十个粒子。而地球上风的密度则为每立方厘米有2687亿亿个分子。太阳风虽然十分稀薄,但它刮起来的猛烈劲,却远远胜过地球上的风。在地球上,12级台风的风速是每秒32.5米以上,而太阳风的风速,在地球附近却经常保持在每秒350~450千米,是地球风速的上万倍,最猛烈时可达每秒800千米以上。

       太阳风虽然猛烈,却不会吹袭到地球上来。这是因为地球有着自己的保护伞--地球磁 场。地磁场把太阳风阻挡在地球之外。然而百密一疏,仍然会有少数漏网分子闯进来,尽管它们仅是一小撮;但还是会给地球带来一系列破坏。它会干扰地球的磁场,使地球磁场的强度发生明显的变动;它还会影响地球的高层大气,破坏地球电离层的结构,使其丧失反射无线电波的能力,造成我们的无线电通信中断;它还会影响大气臭氧层的化学变化,并逐层往下传递,直到地球表面,使地球的气候发生反常的变化,甚至还会进一步影响到地壳,引起火山爆发和地震。例如,1959年7月15日,人们观测到太阳突然喷发出一股巨大的火焰 (它就是太阳风的风源)。几天后,7月21日,也就是这股猛烈的太阳风吹袭到地球近空时, 竟使地球的自转速度突然减慢了0.85毫秒,而这一天全球也发生多起地震;与此同时,地磁场也发生被称为“磁暴”的激烈扰动,环球通信突然中断,使一些靠指南针和无线电导航的飞机、船只一下子变成了“瞎子”和“聋子”……

       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只是乘虚而人的漏网分子所为。由此可见,在无所阻拦的星际空间,太阳风的威力有多大了。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

2.简要回答:为什么把来自太阳的物质流称为太阳风?

                                                                                                           

3.太阳风如果来到地球,会造成哪些破坏?(至少三方面)

                                                                                                       

                                                                                                       

                                                                                                       

4.文中划线的“一般情况下”能否删去?为什么?

                                                                                                          

5.本文第二段主要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