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年,我国遭遇大范围、持续的雾霾天气,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既有气象原因,也有人类的污染排放原因,如取暖烧煤的排放物、汽车尾气、城市建筑施工产生的粉尘、工业污染排放等,其中PM2.5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因子。(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为此,2014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形成雾霾天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联系观的知识,说明在治理雾霾天气时应坚持哪些方法论原则。(12分)

答案

参考答案:

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治理雾霾天气要从形成雾霾天气的多方面的因素入手,综合治理。

②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治理雾霾天气要尊重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客观联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肆意掠夺和破坏自然。

③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要治理好雾霾天气既要看到生态环境中的直接、表面与眼前的联系,也要看到间接、本质和长远的联系。

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治理好雾霾天气要从形成雾霾天气的多方面因素,统筹安排,综合治理。(每小点3分)

解析:

本题以我国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为北京材料,考查学生对唯物辩证法中联系观点的理解与记忆。本题要求学生说明在治理雾霾天气时应坚持的联系观点中方法论原则。由于形成雾霾天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故治理雾霾必须从多方入手,综合治理,要求学生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必须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本题材料中也强调了人为因素对雾霾形成的影响,故学生可从人类活动应尊重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尊重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及条件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考点:本题考查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尊重客观联系(尊重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