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宏观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协同发展;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防止过度商业化造成千城一面、审美疲劳;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城镇化如何才能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8分)
参考答案:
①联系是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处理好城市与自然、传统文化的关系,让城镇化留住浓浓的乡愁;(2分)
②要立足整体,搞好部分。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宏观布局,协调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间的关系,发展有文化传承的美丽城镇;(2分)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生态城镇化,实施绿色、循环、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
④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发展有品质、有特色的城镇,防止过度商业化造成千城一面、审美疲劳。(2分)
解析:
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即唯物辩证法,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推进城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举措。解读设问和材料,题中城镇化与居民的山、水、乡愁之间存在着联系,即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题中城镇宏观布局是整体,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是整体中的部分,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题中强调要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题中强调发展有品质、有特色的城镇,防止过度商业化造成千城一面、审美疲劳,则是强调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
考点:联系的普遍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发展的普遍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