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三秦以后的中国文化曾遭受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再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 * * 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对文化的危害也最为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你认为对历史人物活动的评价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参考答案:
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去考虑。
解析:
第(3)问,考查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结合第(2)问和所学知识回答,即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去分析评价。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的内容及影响;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方法论•历史人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