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2011年8月1日,在距离我国大陆约10000公里的东太平洋,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带着从5180米的海底采集的生物标本,顺利浮出海面。自7月21日开始,这艘长8.2米、宽3.0米、高3.4米,空重不超过22吨的潜水器,在这片海域共进行了5次下潜,顺利完成了本次5000米级海试任务。有人认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成功,表明人能够摆脱规律的制约。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答案

参考答案: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认为人能够摆脱规律的制约是错误的。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成功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集体表现。。

(3)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成功是充分利用客观规律的结果。

解析:

本题是评析题。此题开放性较强,对观点的评析要坚持辩证思维,结合课本知识规律的有关知识作答即可。从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两个方法论角度回答即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结合材料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成功的实例分析。

考点: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点评:评析类的材料题是高考的常考内容,它具有辨析题的思维含量,又具有材料题的内容范围。特别是最近两年迎合具体知识考查,基本概念理解类的评析材料题较为多见,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该明确评析标准,即解答此题的核心知识点。其次立足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理论阐述,最后明确正确的方向和标准。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