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李贽《藏书》

请回答:

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

答案

参考答案: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统。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解析: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和目的。由材料一中的“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可以看出董仲舒宣扬的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学说;“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则体现了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的思想。而这两种思想的目的分别是巩固君权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