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变革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200—1500年间的大学可以说是教会和君主授予特权的师生独立团体。师生享有特殊权利和豁免待遇,即教学权、学位考试权和授予权,自治权,独立审判权。其教学须照固定的规程进行,各科教学都须按照教会审定的课本进行。1500—1650年间,在世俗 * * 领导之下,实现新教教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理想,各地争分夺秒地建设新的教育机构。在1650—1800年间,教育急剧地世俗化和现代化。研究自由和教学自由已成为人所公认的原则,旧日根据标准教材照本宣科的方法已被学术报告所代替,教授要讲述具有创见性的科研成果,就非如此不可。
——(德)F·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
材料三
两湖大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就两湖书院改建,设学科八门,其中中西公共学四门,即经学、中外史学、中外地理学、算术,延聘本国教习讲授。西学四门,即理化学、法律学、财政学、军事学,延聘东西洋各国教习讲授。学生入学后,先补习普通中学课程一年,再习专门(注:八门中选学一门)之学三年,然后派往东西洋游历一年,以广见闻。
——冯天瑜、何晓明著《张之洞评传》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两湖大学堂培养人才有哪些举措?顺应了怎样的时代要求?
参考答案:
举措:开设多元化的近代专业门类;重视留学教育。
救亡图强。
解析:
材料三的两湖大学堂是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校,开设中西公共学和西学等专业科目,培养近代科技人才;“学生入学后,先补习普通中学课程一年,再习专门之学三年,然后派往东西洋游历一年,以广见闻。”重视留学教育。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近代两湖大学堂培养人才的举措顺应了救亡图强的时代要求。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